2025年4月9日,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市場中心的電視螢幕播放市場新聞。(圖片來源:ANGELA WEIS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報導)CNN報導,美國家庭持有的股票金額創下歷史新高。雖然股市上漲帶來賬面財富的增長,但這種高度集中讓家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衝擊。根據美聯儲數據,截至第二季度,美國家庭直接和間接持有的股票(包括共同基金和退休計畫)已佔到金融資產的45%,創下歷史記錄。
持股比例創新高,風險隨之放大
這一記錄引發擔憂:在勞動力市場趨弱、通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若股市下跌,可能嚴重衝擊家庭財務。推動這一現象的因素包括股市屢創新高、更多人直接投資股票,以及以401(k)為代表的股票型退休計畫普及。
LPL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傑弗里.羅奇(Jeffrey Roach)表示,當這麼多人將大量財富投入股市時,股市的漲跌對經濟的衝擊都會比十年前更深遠。資本經濟公司(Capital Economics)首席市場經濟學家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也提醒,美國人的持股比例已超過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前的水平,這應當敲響警鐘。
標普500指數自4月以來大幅反彈,年內上漲13%,並創下28次歷史新高,AI熱潮成為主要推手。英偉達(Nvidia)等科技巨頭股價飆升,「七大科技巨頭」貢獻了今年標普500約41%的漲幅。與此同時,外國投資者持有美股的比例也在第二季度創記錄。Ned Davis Research策略師羅布.安德森(Rob Anderson)警告,高持股比例往往意味著未來十年回報可能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股市繁榮與經濟分化
雖然股市繁榮推動了部分消費,但美國經濟內部的不平衡加劇。所謂「K型經濟」趨勢凸顯:富裕階層因股市上漲更加富有,而依賴工資的群體則持續承壓。Simplify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師邁克爾.格林(Michael Green)指出:「擁有大量股票財富的人感覺很樂觀,而依賴薪資的人則感到更受限制。」
數據顯示,富裕群體的消費正主導經濟增長。根據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讚迪(Mark Zandi)的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美國收入最高的10%貢獻了近一半的消費支出,創1989年以來新高。然而,一旦股市下跌,這部分消費動力也可能迅速收縮。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高級投資策略師凱文.戈登(Kevin Gordon)警告,市場低迷可能嚴重拖累家庭支出和富裕群體的消費信心。
全球股市與潛在泡沫
《電訊報》援引瑞銀《投資回報年鑑》指出,美國股市如今佔全球股市總市值的60%以上,而美國GDP在全球佔比僅26%,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更僅約15%。股市估值與經濟實力的巨大錯位凸顯潛在風險。
報導認為,這種前所未有的投資霸權固然顯示美國的科技和資本實力,但更可能預示全球經濟核心正醞釀一場巨大的投資泡沫。AI熱潮驅動的投資狂潮吸納了大量資本,但若狂熱轉向,將為長達15年的美股牛市埋下隱患。標普500的「席勒市盈率」(CAPE)已接近40,高於1929年大崩盤前的水平。
儘管美聯儲仍有空間降息以延續繁榮,但正如川普(特朗普)不希望在任期內看到經濟衰退一樣,這種政策或許只能推遲清算,最終的代價可能更為沈重。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