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進次郎敗選內幕曝光(圖)


小泉進次郎
圖為日本首相候選人、現任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在2025年10月4日於日本東京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上發表演講後做出回應。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將於10月4日舉行總裁選舉,以取代首相石破茂。石破茂在該黨自1955年以來首次失去參眾兩院多數席位後辭職。(圖片來源:

【看中國2025年10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日本自民黨總裁本月4日的選舉中,被認為穩勝的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意外落敗,而資深眾議員高市早苗勝出,小泉進次郎本人雖將敗選歸咎於「自身能力不足」,但隨後《週刊文春》爆料,將其陣營在投票前夜舉辦的「慶功宴」推向風口浪尖,成為外界分析其敗因的關鍵線索。

小泉進次郎敗選內幕曝光

小泉進次郎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曾被廣泛視為最具潛力的候選人,尤其在國會議員票方面備受看好。然而,最終的結果卻與其陣營的樂觀預期大相徑庭。深究其敗因,除了其個人能力與政治歷練的不足外,一系列的策略失誤、團隊失能以及過度自信,都成為其走向失利的深層原因。

1. 「慶功宴」惹議

在10月4日自民黨總裁選舉投票的前一晚,小泉進次郎的陣營被爆出在眾議院議員宿舍舉行了一場氣氛熱烈的聚會。儘管財務大臣加藤勝信事後堅稱這只是「意見交換會」,目的是在投票前夕交換情報、互相打氣,但外界,特別是其他陣營的觀點,卻截然不同。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作為同宿舍的居民,親眼目睹了小泉陣營當時的歡聲笑語與頻繁進出的人員,他直言不諱地指出:「我當時心想,果然選舉中誰先鬆懈、誰就會輸。高市到最後一刻都沒有放棄,非常堅韌」。

這場被外界視為「前夜祭」或「慶功宴」的聚會,無論其真實意圖為何,都給人留下了小泉陣營過度自信、勝券在握的印象。在高度競爭且結果未定的政治選舉中,這種過早的慶祝行為,不僅顯得輕浮,更可能被解讀為對競爭對手的不尊重,以及對選民的怠慢。在講究謙遜與謹慎的日本政治文化中,這種高調的表現無疑犯了大忌,使得許多黨內同志,乃至黨外人士,對其產生不滿或負面觀感。這種「未戰先慶」的心態,直接反映了團隊對選情的誤判,也預示了其最終的失利。政治上的細節往往能決定成敗,而這場聚會,恰恰是小泉陣次郎陣營在細節上失分的典型案例。

2. 過度自信與策略失誤

小泉進次郎的敗選,也與其陣營的過度自信和一系列策略失誤息息相關。在選舉公告發布前,其陣營在集氣儀式上,包括代理人在內共有92名議員出席,這使得他們對選情極度樂觀。據其陣營關係人士透露,他們估計最終能拿到約100張議員票,而高市早苗頂多只能獲得50票。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沉重一擊:開票結果顯示,小泉僅獲得80張議員票,遠低於預期,而高市早苗卻意外地獲得了64張議員票。這種巨大的落差,讓小泉陣營內部都感到「怎麼會這樣?」,顯然他們嚴重低估了對手的實力,也高估了自己的號召力。

政治記者分析指出,儘管媒體普遍報導小泉領先,但他其實並沒有足夠的本錢如此自信。這種媒體營造的「領先」假象,可能讓他及其團隊陷入了盲目樂觀的泥沼,未能充分認識到潛在的危機。此外,小泉陣營捲入的「網路留言灌水事件」,也嚴重損害了他在民眾中的觀感。在資訊透明的時代,任何試圖操縱輿論的行為都可能適得其反,讓選民對其誠信產生質疑。這種負面事件的爆發,進一步侵蝕了小泉原本相對正面的公眾形象。第一輪投票結果的打擊,也讓小泉在決選投票前的演說中表現得表情生硬、缺乏感染力,這也間接影響了他在最後關頭爭取支持的能力。

3. 團隊失能與內部紛爭

小泉陣營的敗選,也暴露了其團隊在組織與領導上的嚴重問題。據幕僚透露,小泉團隊的操盤手多為年輕議員,這雖然帶來了活力,但也缺乏經驗豐富的指揮者來統一調度。這種缺乏統一指揮的情況,導致了策略執行的混亂與效率低下。許多議員只是「裝作有參與」,口頭上答應幫忙,卻沒有實際分配任務或積極執行,使得競選活動的推進流於形式,未能發揮應有的力量。

更具毀滅性的是,小泉陣營核心人物之間的內部紛爭。選舉對策委員長木原誠二和前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兩位重要的核心成員,據稱早在選舉公告日之前就各自擬定了「小泉內閣人事名單」,並為了爭奪關鍵的官房長官職位而暗中較勁。這種「搶官」的行為,不僅嚴重分散了團隊的精力與注意力,更暴露了團隊成員之間缺乏互信與共同目標的根本問題。當團隊核心成員的重心放在爭奪未來職位,而非全力以赴贏得當前選舉時,其內部的凝聚力與戰鬥力必然大打折扣。最終,儘管據說協調後決定由齋藤擔任官房長官,但這一切都隨著小泉的敗選而化為泡影。這種內部的權力鬥爭,無疑是小泉陣營走向失敗的致命傷。

高市早苗當選 堅韌不拔與派閥政治的勝利

相較於小泉進次郎陣營的內部混亂與過度自信,高市早苗的勝利,則可以歸結於其堅韌不拔的個人努力,以及自民黨內傳統派閥政治的關鍵影響力。她的勝出,不僅是其個人政治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反映了日本政治生態中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

高市早苗在選戰中展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堅韌與毅力。在小泉陣營沉浸在「慶功宴」的歡樂氣氛中時,高市卻「到最後一刻都沒有放棄,非常堅韌」。她採取了最傳統卻也最有效的拜票方式:幾乎致電自民黨所有參眾議員,懇請對方支持。多家媒體報導指出,她直到10月3日,也就是投票前一天,都還不停地進行電話拜票。這種不懈的努力,與小泉在3日下午拜會麻生太郎後便未再進行全方位動員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競爭激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這種親力親為、不放過任何機會的「人海戰術」,能夠有效建立個人連結,爭取到原本猶豫不決的選票。高市的勤奮不僅向黨內同志展現了她對總裁職位的強烈渴望與認真態度,也贏得了他們的尊重與認可。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成為她最終勝出的重要基石,證明了在政治舞台上,持續的努力和對細節的關注,往往比表面的聲勢更為重要。

麻生派的臨門一腳

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儘管黨員票與國會議員票的比重有所調整,但傳統派閥的影響力依然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在進入決選投票階段時。高市早苗在第一輪投票中,雖然在國會議員票方面不及小泉進次郎,但她在黨員票方面卻以119票居首,這顯示她在基層黨員中擁有較高的支持度。

然而,真正決定高市勝選的,是自民黨內唯一派閥——麻生派的臨門一腳。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的指示下,麻生派發揮了其在黨內的強大影響力,將選票導向高市早苗,使其最終獲得勝利。麻生太郎作為自民黨的資深元老,其在黨內的號召力與影響力不容小覷。在決選投票中,派閥的集體行動往往能夠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左右最終的結果。高市早苗能夠獲得麻生派的支持,可能是基於其保守的政治立場、對黨內傳統價值的堅守,或是與麻生太郎個人之間的政治默契。無論具體原因為何,麻生派的介入,無疑是高市早苗得以逆轉勝出的決定性因素,再次證明了日本自民黨政治中,派閥力量的不可或缺性。

新總裁的考驗

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後,她所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按照原定計劃,日本政府與自民黨本應在10月15日召集臨時國會,選出首相石破茂的繼任者。然而,最新消息指出,由於高市領導的自民黨新團隊在與公明黨協商聯合執政事宜時遭遇困難,因此正在協調將臨時國會的召集日期延後至10月20日或21日當週。這種在自民黨選出新總裁後,相隔逾兩週才由國會議員在首相指名選舉中選出新任首相的情況,被認為「相當罕見」,凸顯了高市在組建新政府時所面臨的複雜局面。

這種延遲可能意味著自民黨與公明黨在政策、內閣人事或政治路線上存在分歧,需要更多時間進行磨合與妥協。同時,高市有意在臨時國會召集之前,呼籲在野黨在國會展開合作,試圖建立更廣泛的政治基礎。然而,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也正在積極尋求整合在野勢力,希望共同推出候選人角逐首相大位,這使得朝野之間的攻防戰日益明顯。高市早苗作為新任總裁,不僅要面對黨內整合的挑戰,還需應對來自在野黨的強大壓力,其執政之路註定充滿考驗。她的成功與否,將不僅取決於其個人能力,更在於能否有效整合黨內力量,並在複雜的政治博弈中取得優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