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斯稱訪以並非監督停火 強調美以是夥伴非附庸(圖)


2025年10月22日:美國副總統J.D.萬斯在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與以色列總理本杰明.內塔尼亞胡握手。萬斯正與內塔尼亞胡總理會晤,持續努力維持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停火協議。
2025年10月22日,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在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握手。(圖片來源:Nathan Howard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週三(10月22日)在耶路撒冷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共同出席記者會時表示,此行並非去「監督」加沙地帶的停火,美國把以色列視為「夥伴而非附庸國」。萬斯稱,他對停火前景保持謹慎樂觀,並強調美國此行意在支持相關落實工作,而不是越俎代庖。

據NBC新聞報導,萬斯指出,華盛頓正努力確保由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促成的停火協議得以維持。他說:「我從未說這會很容易,但我樂觀地認為,這次停火將持續下去,我們能夠在整個中東地區建立更美好的未來。」

在被問及美國是否在「看管」以色列時,萬斯回應稱,美國不追求「傀儡式」的關係,強調美以需要的是「夥伴關係」。

這場記者會是在多起暴力事件威脅停火、美國多名代表團成員陸續抵達以色列的背景下舉行。萬斯的訪問接續了川普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及總統高級顧問庫什納(Jared Kushner)的行程。以色列同時預告,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預計週四抵達,並在週五與內塔尼亞胡會面。

關於外界關注的「國際安全穩定部隊」方案,萬斯表示仍處於初步規劃階段,承認協調不同國家部隊並不容易,並暗示海灣國家、土耳其及印尼等或與以軍共同參與。他提出關鍵問題在於「如何讓這些國家真正合作,從而帶來持久和平」。目前仍不清楚是否已有國家願派兵。內塔尼亞胡則稱,他對土耳其可能參與「有非常強烈的看法」,似乎對該選項持保留態度。

川普週二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發文稱,美國在中東及周邊地區的多位盟友已「明確而熱情地表示」,如其提出請求,將願意派出強大部隊進入加沙。但他補充說,已告知這些國家及以色列,「現在還不是時候」。

川普警告,如果哈馬斯「不做正確的事」或違反停火,將面臨「迅速、猛烈且殘酷的結局」。

加沙局勢方面,近期以軍與哈馬斯之間的指控與反擊不斷。哈馬斯也被指與當地敵對派系發生衝突,試圖重新鞏固地面控制。雙方還圍繞延遲歸還人質遺體與援助物資受阻問題發生爭執,令停火執行再添變數。

雙方歸還遺體 人道議題持續

據美聯社報導,以色列週三宣布,已確認週二移交的兩名人質遺體身份,分別是阿里.扎爾馬諾維奇(Arie Zalmanovich)和塔米爾.阿達爾(Tamir Adar)。兩人均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尼爾奧茲(Nir Oz)基布茲時遇害。

根據以方通報,自10月10日停火生效以來,已有15名人質遺體被送回以色列,仍有13具遺體滯留加沙,尚待歸還。這一跤接程序是停火協議中的重要條款之一。

與此同時,加沙衛生部表示,以色列當天歸還了30具巴勒斯坦遺體,使返回加沙的總數達到195具,其中57具已由家屬確認身份。當天,數十名民眾在汗尤尼斯(Khan Younis)的納賽爾醫院為54具停火以來歸還的遺體舉行集體葬禮祈禱。

一名加沙高級衛生官員稱,其中部分遺體「帶有酷刑痕跡」,呼籲展開調查。以色列尚未公布相關人員身份,也未解釋遺體來源。外界推測,這些遺體可能包括在10月7日襲擊中死亡者、被拘押期間死亡的被羈押者,或在衝突中被以軍帶走的屍體。

以色列為遇害泰國工人舉行告別儀式

週三,以色列民眾為一名在襲擊中遇害的泰國農工松塔亞.奧卡拉斯里(Sonthaya Oakkharasri)舉行告別儀式。該工人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發動的襲擊中喪生,遺體於上週末被送回家鄉。

根據以色列官方統計,那次襲擊共造成約12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為平民,並有251人遭綁架。

加沙衛生部的最新數據則顯示,這場歷時近兩年的以哈戰爭已造成超過6.8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儘管該數據未區分平民與武裝分子,但因記錄詳盡,被聯合國機構及獨立專家普遍視為較為可靠。以色列對此提出質疑,但尚未公布自方統計數據。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