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4日,紐約市皇后區Frank Sinatra藝術學校投票站內,選民正在投票。(圖片來源:LEONARDO MUNOZ/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紐約市週二(11月4日)迎來四年一度的市選。除了最受矚目的市長之爭外,選民還要選出主計長、公眾維權官、市議會議員、部分地區檢察官,並在選票背面對六項重要提案做出選擇。
投票時間與地點
投票站於上午6點開放,晚間9點關閉;只要在9點前排隊,選務人員就必須受理投票,選民不必擔心因排隊而被拒絕。
市政府提供線上工具,輸入地址即可查詢所屬投票所位置。本次選舉不接受選舉日當天登記,登記截止日已在10月25日,全市目前已有逾500萬登記選民。如果在登記時已提交有效身份證件,當天通常無需再出示身份證。
焦點:三方混戰的市長選舉
今年最受矚目的,是被視為「再現1969年三方混戰」的市長選舉。初出政壇、立場極左的州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氣勢迅猛,在民主黨內外都引發震動;長期在民主黨內深耕、卻在6月黨內初選中敗給他的庫默(Andrew Cuomo),如今改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試圖在最後階段追回支持。
與此同時,共和黨人斯利瓦(Curtis Sliwa)拒絕退選,儘管白宮陣營希望他退出以防止「社會主義」接管市府、並集中票源給庫默,他仍表態要以共和黨旗幟參選到底。
近期民調差異很大,最新一份顯示庫默只落後曼達尼4個百分點,但幾天前另一份卻顯示曼達尼領先26個百分點,顯示選情仍然搖擺。普遍判斷是,斯利瓦大概率排名第三,支持度維持在十幾個百分點。
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9月退出艱難的連任保衛戰後,庫默的支持率才勉強爬升至30%。媒體預計,投票結束後幾分鐘內會陸續公布計票數字,但要到晚間10點後才可能看到較明確的市長選舉初步結果。
歷史上,紐約上一次真正激烈的三方市長戰要追溯到1969年。當時,自由黨籍的林賽(John Lindsay)以42.4%得票率險勝民主黨人普羅卡奇諾(Mario Procaccino,34.8%),共和黨人馬奇(John Marchi)拿到22.7%,投票率高達81%,這是紐約近幾十年來難得的高參與度選舉。
今年提前投票9天就有逾73萬人投票,幾乎是6月民主黨初選的兩倍,各界因此推測本次投票率可能突破200萬張選票,有機會再現高參與度的市長選舉。
還有哪些職位要選?
除了市長,選民還要投票選出全市性職位,包括主計長(comptroller)與公眾維權官(public advocate)。
同時,各選區的市議會議員席位、部分地區檢察官職位也會出現在選票上,提醒選民不要只投完第一欄就離開。
選票背面更關鍵:六項提案一次看懂
今年選票背後共有六項提案,其中一項是州級,其餘五項是市憲章委員會提出、涉及住房、土地使用、地圖數字化以及地方選舉時間安排的改革,被視為市議會與市長亞當斯之間在土地與住房決策權上的一場「制度攻防」。
反對者稱這些提案「有誤導性」,支持者則說,為了緩解住房危機、必須繞過冗長程序。以下為逐項說明:
①州級修憲案:追認奧運體育綜合體用地
這項提案要為普萊西德湖(Lake Placid)附近已存在的冬季奧運體育設施「補辦合法身份」。設施原本位在州立森林保護區的「密集使用用地」上,實際已使用逾45年,但技術上屬「非法使用」。如果通過,不僅允許「奧運區域發展管理局」(Olympic Regional Development Authority)繼續使用並改善,還會要求州政府為森林保護區增加2,500英畝的新土地,也將允許紐約州北部擴建滑雪道。
②加速全市可負擔住房建設
目前紐約要蓋公費或補貼住房,通常要走長達7個月的「統一土地使用審查程序」(ULURP),市議會擁有相當大的終審權。提案希望跳過這道程序,改由兩套新的審批機制處理——一套給「標準與上訴委員會」(BSA),一套給全市12個可負擔住房最少的社區,由社區與區長先審,再由「城市規劃委員會」(CPC)作最終決定。支持者說這樣能快;反對者擔心市議會權力被削弱。
③簡化小型住房與基礎設施項目審查
這項將建立「快速土地使用審查程序」(ELURP),專門給規模較小的項目使用,多數情況下不再送到市議會終審,改由社區、區長和城市規劃委員會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它也會放寬部分低密度地區的高度到約45英尺,並允許在中高密度地區多蓋30%單位。
④設立可負擔住房上訴委員會
這項是爭議較大的提案之一。現在ULURP下,市議會有最終表決權,市長雖可否決,但議會還能再表決推翻。如果此案通過,將新增一個由市議會議長、相關區長與市長組成的上訴委員會,且它能以2:1的多數推翻市議會的決定,相當於再加一道「能壓過議會」的行政關卡。
⑤建立全市統一數字地圖
目前紐約市竟然還沒有一張統一的官方地圖,只有約8,000張紙質地圖拼湊成「全市樣貌」。提案要求城市規劃局在2028年1月前完成統一地圖,並在2029年1月前推出數字化版本,未來街道、社區、公園等邊界都會更清晰,有助於規劃與公共服務。
⑥將地方選舉與總統大選同期舉行
這項提案針對長期困擾紐約的「地方選舉投票率太低」問題。2021年地方選舉投票率只有約23%,但2024年總統大選卻超過60%。提案建議把市級選舉移到有總統大選的年份,希望借全國性選舉熱度拉高市政投票率。市議會對此案尚未表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