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醫院」財務出問題?某院區運行一年多即關閉(圖)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看中國2025年11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作為「亞洲最大醫院」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院區,宣佈今起停診,引發熱議。網友質疑,這一重大民生事件背後可能涉及醫療體系中的財務風險以及政策壓力等。

澎湃新聞報導,根據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早前發布的公告,該醫院朱屯路、化肥東路醫療延伸點(鄭大一附院西院區)已於11月20日起停診。公告稱,此舉是為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優化院區功能布局。患者若有就醫需求,可前往該院其它院區或就近醫療機構就診。

據鄭大一附院官網發布的相關報導,2024年7月16日鄭大一附院西院區開診,至今還不到一年半。

該院區佔地面積56.02畝,建築面積8.61萬平方米,設有門急診、手術室、醫技輔助檢查科室和病房樓等,開設15個病區共600張床位。其中包括急診科、康復科、婦產科、小兒內科、神經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血液內科、綜合ICU、骨科、胃腸外科、肝膽胰外科、泌尿外科等。

該院區的定位為「大門診、小病房、強急救」的綜合診療院區。其科室設置符合三級綜合醫院設置要求,醫護人員均由醫院統籌選派,大型醫用設備配置齊全。

報導還提到,鄭大一附院西院區開診運行,標志著該院「一院五區」的發展格局正式形成。「一院五區」指的是河醫院區、東院區、北院區、南院區以及西院區。

不過,目前在鄭大一附院官網「醫院概況」欄目已找不到「一院五區」的表述,僅提到「一院三區」。這標志著該院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裏就放棄其擴張戰略的重要部分,這在全國醫療體系中非常罕見。

有網友質疑,院區開張不久即關閉,意味著對前期投入的巨大資源,如:建設、設備採購、人員招聘與培訓等造成了浪費。

有人表示,鄭大一附院西院區停診是大陸「超級醫院」擴張模式走到十字路口的一個縮影,暴露了快速擴張背後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人才瓶頸以及政策壓力。

關於停診的原因,鄭大一附院西院區官方公告稱,是為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優化院區功能布局。網友對此質疑,這是一種外交辭令,其背後可能涉及財務或運營困難,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另外,醫院的公告將鄭大一附院西院區定性為「延伸點停診」,而非院區關閉,被網友質疑是為了降低輿論對其戰略失敗的關注度。

隨著中國經濟下滑,今年醫療行業出現席捲全國的醫院倒閉潮,民營醫院成了重災區,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關停7家,公立醫院也亮起紅燈,而藥店倒閉潮則早已開始。

近日,新浪財經報導,原本不愁客源的醫院竟然開始批量倒閉了。民營醫院基本上都是虧損的,上半年平均每日關停近7家;公立醫院虧損數量佔比近一半。

2024年,中國住院人次3.12億,居民年住院率達21.4%,比多數發達國家都要高。可是,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上查詢,2024年與醫院破產有關的記錄高達1200多條。

民營醫院的關停率已從2023年的7.2%上升至2024年的19.6%。進入2025年,醫院倒閉的速度更快了。截止今年6月份,全國範圍內已有1247家民營醫院終止運營,平均每日關停近7家。

公立醫院也不能倖免,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有500多宗涉及醫院破產、強制清算的案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公立醫院,包括二甲公立醫院。

踏入2025年,廣東、四川、浙江、安徽、河南、內蒙古、吉林等地已傳出多起公立醫院合併的案例。此外,多地醫院還發生醫護人員討薪事件。

自2024年起,中國大批藥店開始集中倒閉。據權威數據披露,去年國內整體閉店率攀升至5.7%,平均每天107家藥店倒閉;而今年預計將有6萬至10萬家門店陸續退出市場。

近年來,中國經濟疲軟,企業倒閉,人民失業,消費降級。在這種情況下,未來將有更多醫院和藥店面臨關門大吉的命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