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福”不能享,当心招来祸患。(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人们打拼一生,心底都在追求幸福。在不少人心中,所谓“有福气”就是在吃、穿、用度方面能达众人之所不能达,在名誉、权势方面能享众人之所不能享。因此倾其一生都在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来换取世人眼中的富贵荣华。但也很多人意识到,匆匆忙忙之余,要学会享受真正的幸福。
有些“福”是“真福”,确实让人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但有些其实是“假福”,假福暂时能给人带来快乐、幸运感,但虚假的光环褪去后,假福会在繁华背后为人带来痛苦与磨难。
以下3种“福”,统统是“假福”,享受得越多,人生越“落魄”。真正有福之人,是不屑于享受的,我们要学会辨别,一生远离“灾殃”。
第一种:“不劳而获”之福
很多人努力奋斗,不仅希望自己这一辈可以富贵满堂,更希望能将“福气”泽及子孙,甚至可以绵延至永久。但“富不过三代”的惨痛事实却总是不期而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为子孙留下的仅是“不劳而获”的福气,却没有将自己奋斗过程的艰辛和不易一并传递给子孙。
坐享其成一旦成为下一代的习惯,他们在伸手就可以得到的福气中早已觉得理所当然,以这样的心态来享受这一切,怎么可能守得住。所以,林则徐曰:“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第二种:“名不副实”之福
诸葛亮给大哥诸葛瑾写通道:“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当今社会也有些年轻人初出社会便崭露头角、少年得志,身居要职,他们一开始尚且能够勤勉奋进,谨慎谦恭,时间一长,往往就会被名利所累,在名不副实的福气中迷失了自己。
孔子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名不副实的高位及重任,确实诱惑,但更让人认不清自己,在专业领域不继续专精,在德行修养上不继续精进,而真的以为自己无可挑剔,无所不能,一旦失意,不反求诸己,而苛责外界,最终在自怨自艾中辜负了才华与岁月。
第三种:“非分”之福
追求富贵本无可厚非,但很多人钻营取巧,费尽心机在成功的道路上另辟捷径,大好的时间和精力不用在正道上奋斗、打拼,而是动非分之念、谋非分之福,总以为拿到自己手里的就是自己的,骗到就是赚到,殊不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不是通过正道得到的东西,最终必失之。
其实“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谋非分之福气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德行,还会结交“损友”,最终“因利而聚者,亦必因利而散”,这样的友情岂能长久?“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德行的败坏贻害的不仅是自己,更会连累子孙。
责任编辑:家惠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