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拢欧抗美 法媒:“假朋友”恐摧毁产业(图)

发表:2025-04-12 11: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5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21年3月11日,欧盟旗帜在欧盟委员会布鲁塞尔总部外飘扬。
2021年3月11日,欧盟旗帜在欧盟委员会布鲁塞尔总部外飘扬。(图片来源: ARIS OIKONOMOU/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4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王君综合报导)中国面对中美贸易关税战上,其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欧盟能够“共同抵抗”,而企图拉拢欧洲。然而,法媒将此举形容是“假朋友”;甚至法国经济学家还指出,如果无法进入美国的中国过剩的货物涌入了欧洲,恐将会因其低廉成本而摧毁欧洲产业。

法媒:“假朋友”恐摧毁产业

日前美国总统川普祭出了对等关税,而重击全球市场。川普在9日宣布针对超过75个国家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可是名单上唯独没有中国。在美中轮番向对方加征关税,使得美对中税率已经达145%;而中对美则为125%,以致两国贸易战一触即发。

习近平在11日呼吁欧盟,当在面对川普贸易战之时,要与中国“共同抵抗”,其企图于关键时刻拉拢欧洲。

11日,法国财经媒体《回声报》(Les Echos)分析指出,尽管欧中看似有合作来抵御关税困难的可能性,可是这种策略除了可能令川普更为恼怒之外,且由于美中两强相争,也让欧洲产业恐面临了极大危险,因为川普的极高关税极可能致使中国大陆出口货物涌进欧洲。也就是生产过剩的中国货在找不到美国买家时,最终恐皆转向了欧洲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IMF)的前首席经济学家布朗夏(Olivier Blanchard)和经济学家方登年(Lionel Fontagné)就对《回声报》形容称,“川普对于中国关税的影响,将会是飞向欧洲的回力镖”。

欧盟对于美中贸易战的骨牌效应拉警报。就算没有川普关税,光是2024年,中国对于欧洲就已经有3040亿欧元的贸易顺差。如今中国是欧洲最大的进口国,其货物早已经淹入了欧洲各大港口。同时中国产业的制造成本,还比欧洲企业低了3至4成,又加上中国科技发展和公共补贴,早已经使欧洲不满北京的“不公平竞争”。

《回声报》小标将中国形容是“假朋友”,其指欧洲对此已经有防范意识。日前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的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于《金融时报》专访之时表示,欧洲“将不会容忍”被美国关税影响的中国货物转向了欧洲;如果新的监督机制侦测到了中国进口增加,那么欧盟将会“采取保护措施”。

经济学家赫纳(Mary-Françoise Renard)对法国电视一台(TF1)表示,要尤其避免中国电动车和电子设备涌进欧洲,这对于欧洲而言是风险,主要因为这些进口商品的价格较欧洲制造的低廉。

赫纳认为,比较正面的是,欧洲贸易政策是属于欧盟委员会的范畴,所以成员国不能够单独行动。而中国总是试图挑拨各国间的矛盾。

法国金融管理机构Financière de la Cité的首席经济学家高兹梅(Nicolas Goetzmann)向《回声报》表示,去年中国对美国卖出了6000亿美元商品,现今却正在失去了占全球30%的最大消费市场。

高兹梅称,在过去25年来,美国消费者与纳税人资助了中国成长,但这一切都结束了。因此,如今经济状况不佳且陷入通货紧缩的北京,就转向了欧洲以确保其成长。

他强调,若继续对中国大陆开放边境,也就意味着与一个以摧毁欧洲的产业为目标的国家来进行贸易,我不确定这是一个好主意。

《回声报》亦写道,更别说中国通透过向俄国提供设备与购买原料,以允许普京继续于乌克兰发动战争;而在此同时,欧盟却正在花费数千亿欧元,来抵御俄罗斯的攻击。

分析:欧洲不会向北京靠拢

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导,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的欧俄暨欧亚计划主任柏格曼(Max Bergmann)指出,我不认为欧洲联盟与中国会团结共同来对抗美国。

他表示,这两强或许并不排斥于地缘政治层面上有更多合作,不过彼此间存在的经济冲突和双方现有与贸易及市场竞争上有关的问题,而构成了一大障碍。

柏格曼称,欧盟跟中国在经济上靠拢的可能性并不高,因彼此都以出口导向经济体,所以是劲敌,尤其是在汽车与洁净科技领域。我认为双方虽都有兴趣合作,可是又深受现实的约束。除非中国能够做出一些重大让步,否则我非常难想像欧盟会团结一致来支持采行与中国深化合作的策略。

其实,欧中关系并非总是平顺。虽然中国是美国之外,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可是双边经济关系也充满了贸易调查及以牙还牙的贸易措施。

欧盟长期指控中国对于电动车、电池及钢铝等关键的产业补贴,其有害全球巿场与竞争力,并因此于去年就对中国电动车施以关税的打击。

之后北京也对于欧盟出口的猪肉、白兰地和乳品等,分别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而被视为是报复行动。

美国企业顾问公司Teneo的董事总经理尼柯(Carsten Nickel)向CNBC表示,现今导致欧中关系紧绷因素不只有贸易而已,不管(他们)跟与美国发生什么事,但双方之间则都存在“根本歧异”。

他认为,这与未解决的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有关;与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对于中国一直都有顾虑有关,特别对于人权情况,以及与中国于俄乌战争中支持俄国所引发的疑虑有关。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