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2019年前喷发的机率68%,2032年前喷发机率高达99%。(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长白山火山复苏
2002到2005年,科学家发现长白山天池下方,地壳开始躁动,地震频发,某些日子每天的地震次数超过100次,最大震级达到3.7级,震源深度仅5公里,仿佛岩浆在暗处蠢蠢欲动。
科学家还观察到,地面微微隆起,显示出地表下的压力正在累积。天池下方的温度,在过去10年间上升了将近30度。火山口周围的土壤和岩石裂缝中,偶尔检测到微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这可是岩浆活动的痕迹!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日夜监测,科学家的结论是:短期内,爆发风险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无忧。
2010年,韩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文表示,长白山在2010年6月有活动迹象,怀疑长白山下的地壳已经部分熔化,可能导致大爆发。
2011年,朝鲜罕见地开放边境,邀请国际专家,包括剑桥大学的火山学家克莱夫.奥本海默(Clive Oppenheimer)、伦敦大学的地震学家詹姆斯.哈蒙德(James Hammond)、美国地质学家凯拉.伊科维诺(Kayla Iacovino)深入长白山,研究这座火山的秘密。他们发现,长白山似乎是一座本不该存在的火山。伊科维诺甚至感叹“长白山的来源就是它的最大的秘密之一。”
原来长白山,并不属于火山该在的位置。绝大多数活火山,都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太平洋火环、东非裂谷、意大利的亚平宁造山带……那里岩层碰撞、地壳破裂,岩浆才能找到出口。
但长白山不同。它,静静地矗立在亚洲大陆克拉通的稳定核心,远离任何活动断层与板块边界,周围地壳厚度达40公里以上,可以想像,在这样坚硬的地底,岩浆应该无法轻易突破。
那么,它又怎么会成为世界最危险的活火山之一?这是一个连地质学家都还在争论的谜团。
一派理论认为,长白山的诞生,来自地幔深处的一条“热柱”(mantle plume),也就是从地球核心升起的灼热气柱,像喷烧瓦斯一样穿透地壳,将地底熔岩注入地表。这种地幔柱理论,解释了夏威夷群岛和冰岛火山的存在,也可能是长白山的“火种”来源。
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他们怀疑,在数千万年前的太平洋板块俯冲时,有一部分板块碎片滞留在地幔底部,成为了“熔化陷阱”。
这些古老板块的残骸,像时间炸弹一样,缓慢释放热能与气体,最终在地壳深处积聚压力,形成了今天的长白山。
不过这些也都是猜测,科学界并没有定论。而这样不确定的成因,也造就了长白山异常独特的火山性质。
它的岩浆不是流动性强的玄武岩,而是高矽含量的流纹岩,如同浓稠的糖浆,难以流动,却能积聚极高压力。根据火山岩样本分析,长白山岩浆中的二氧化矽含量高达70%以上,同时富含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挥发性气体。
这意味着:它不会静静地流淌,而是猛烈地爆炸。就像一个无法松气的高压锅,只要地壳稍有破裂,爆炸式喷发将是唯一的出口。
而且,在我们之前提到的2011年的那次国际合作中,克莱夫.奥本海默等国际专家深入研究长白山地底构造后发现:长白山岩浆系统非常独特,岩浆库分为多层结构,最深可达60公里,与地幔直接相连。其中一些浅层岩浆区,已经出现部分熔融状态,就像地下水库快要满溢的坝口,拥有随时爆发的可能性。
这种深层热力与气体压力交织的构造,使得长白山的火山活动格外难以预测。它不像富士山那样有规律前震,也不像冰岛那样有明显地表裂缝,而是像一座潜伏的迷宫,无人知道,压力会在哪一条通道失控爆裂。
这一切,让专家们达成了一个共识:长白山火山的真正危险,不仅来自规模,更来自它的“不可测”与“非典型”。它不在我们熟悉的灾难模型里。它沉默了千年。它不像别的火山那样发出警告。
但我们知道的是,岩浆在升温,气体在积聚,地壳在微微隆起,以及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谷口宏充在2012年的担忧,他说受到日本311大地震影响,长白山2019年前喷发的机率68%,2032年前喷发机率高达99%……
幸运的是,我们平安地度过了2019年,然而到了2021年,长白山的地壳运动又出现异动,每月平均46次地震,最高震级达到3.1。
地质专家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毕竟,如果长白山真的爆发,附近的300万朝鲜居民将会直接遭灾,韩国拍摄的灾难片《半岛浩劫》将真实上演,中国东北、韩国、日本可能都被火山灰笼罩……
责任编辑:岳尔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