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秘生物战?美专家警告“静默攻击”或已展开(图)

发表:2025-08-02 21:4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简云清
简云清(图片来源:密西根大学)

【看中国2025年8月2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詹姆斯·克拉斯卡(James Kraska)近期在利伯法律与战争研究所(Lieber Institute for Law & Warfare)发表报告,提出警告:中国可能正在发动一场“无声”的生物战,目的不是通过坦克和导弹,而是利用基因改造真菌、寄生虫和未知植物从内部破坏美国的农业与社会系统。

克拉斯卡指出,这是一种非动能式攻击形式,可引发粮食短缺、疾病传播、经济崩溃乃至社会混乱。他强调,“这些策略能达到传统战争难以企及的深度破坏效果,却很难被追责。”

三名中国研究人员涉案:病原体走私疑云重重

克拉斯卡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新闻周刊》(Newsweek)报道,6月以来,美国执法机构已连续起诉三名中国籍科研人员,指控他们涉嫌走私潜在生物武器材料入境美国。

6月3日,美国密歇根州检察官办公室宣布起诉简云清与刘尊勇,二人被控共谋走私、虚假陈述及签证欺诈。他们携带的是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这种真菌可导致穗枯病,破坏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并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工切沃耶·吉布森(Cheyvory Gibson)警告称,这些病原体“对公共安全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

6月9日,另一名中国公民韩成轩,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也在底特律被捕,被控走私蛔虫类生物材料。尽管蛔虫在自然界常见,但部分种类可引发严重人类疾病。

更早之前,美国多个州民众收到来自中国、未曾订购的种子包裹,内容包括杂草、水生植物与蔬菜种子。德州农业专员西德·米勒(Sid Miller)表示,这是一次“生物防御系统的压力测试”,也可能是对农业系统攻击的“预演”。

前美国陆军病毒病实验室负责人林晓旭告诉《新闻周刊》,简、刘二人可能试图在美方大学的农业用地上进行田间试验,释放经过基因改造的真菌样本。他指出,FBI缴获的样本标签“ARP9”暗示其涉及染色质重塑的转基因实验。他更指出,刘尊勇所在的浙江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密切合作关系,而军民融合是当前中共科技战略的核心。

“这些人作为资深科研人员,不可能不知道必须申报此类样本的规定,”林质疑道,“如果是为了学术,为什么不走正规渠道?”

战略延续《超限战》?美方呼吁发起国际调查

克拉斯卡指出,中国此类行为与中共两位军官乔良与王湘穗于1999年出版的《超限战》(Unrestricted Warfare)高度一致。该书主张在不能与美国正面冲突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生物、金融等手段实施破坏。他警告称:“中国正以系统性方式将生物科学军事化。”

美国国务院今年4月发布的军控报告也表达相似担忧,指出中国正在秘密进行与蓖麻毒素、炭疽病及肉毒杆菌相关的研究,并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武器研发。这些行为可能严重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BWC)。

尽管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对此回应称相关指控是“恶意臆测”,外交部发言人彭宇亦声称“中国是生物武器受害国”,但克拉斯卡坚持美国应依据国际条约向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提出控诉,并推动独立调查机制。

《生物黑客:中国控制生命的竞赛》(Biowarriors: China’s Race to Master Life Itself)作者布兰登·韦切特(Brandon Weichert)告诉《新闻周刊》:“这不太可能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场正在进行的国家级战略。”

他警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样本,可能就是为未来的生物攻击所做的准备。”他还指出,中国自2020年以来屡次向美国发送未经请求的种子与生物材料,最新一起甚至包括不明液体。

“我们必须认识到,破坏美国粮食供应并非耸人听闻,而是一种真实且正在展开的战略威胁。”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