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污染被列为国家机密 民众如何自保?(图)

作者:张传林 发表:2025-07-22 10:5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污染
污染(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

【看中国2025年7月22日讯】七月流火,甘肃天水铅中毒事件在舆论场骤然冷却。233名幼童血铅异常的数据定格在官方通报里,而家长们手中的西安医院检测单却沉默诉说着另一种真相:同一患儿,天水检测值56μg/L尚属“正常”,西安结果却高达342μg/L,相差六倍不止。当媒体追问止步于“彩绘颜料污染”的结论,那些蜷缩在病床上的幼小躯体,已成为沉默的问号。

01

褐石培心幼儿园的铅中毒事件,被官方归咎于园长“为扩大生源”而使用工业颜料制作三色发糕。但这纸通告未能驱散疑云:

一名幼童在天水检测结果为219μg/L,赴西安复检却飙升到466μg/L;另一名孩子本地结果“正常”(56μg/L),异地检测竟达342μg/L。数据鸿沟揭露的不仅是技术误差,更是系统性遮掩的阴影。

荒诞的动机:若为吸引生源而美化食品,食用色素成本与工业颜料相当且效果更佳。家长质疑:“买颜料染食物”的解释违背商业逻辑,更像为转移视线编织的托词。

铅矿的幽灵重现:幼儿园不远处,“白银有色集团”的铅锌矿转运站静静矗立。而历史如轮回般叩问:2006年天水麦积区甘泉镇,铅锌冶炼厂污染致211名村民血铅超标,当地疾控中心却声称“仅1人临界”。当年村民被迫远赴西安求医的旧伤,如今在200多名幼儿身上重新撕裂。

风波未平,舆论已寂。当热搜撤下、报道停更,233个家庭面对的不只是病童的治疗困境,更是对真相被永久尘封的恐惧。

02

天水并非孤例。向南千里,湖南的“有色金属之乡”光环下,重金属污染早已渗入水土肌理。

毒米:2013年,湖南攸县多批次大米被检出镉超标。湘江流域88.6%的土壤样本镉污染超标,重度污染占9.1%。衡东工业园周边稻米镉含量甚至超国标21倍,“鱼米之乡”沦为“镉米黑洞”。污染链条清晰:矿产开采→废水入江→灌溉稻田→镉富集于米→进入人体。

毒水:铊,在湘江隐秘流淌着……2025年3月,耒水郴州段铊浓度超标0.13微克/升。污染源竟是一家水泥厂——拆除旧生产线时,含铊灰尘随雨水入河。这仅是冰山一角:2020年以来,湘江22个饮用水源地中17个曾现铊异常,涉铊企业尾矿库如同定时炸弹。

尽管湖南省2012年启动湘江治理(投入505亿元关停千家企业),但2024年郴州污水处理厂仍被曝铊、砷超标数十倍。“运动式整治”难敌历史欠账:全省超千座尾矿库存废渣近10亿吨,雨水冲刷下,毒物源源不断注入河流。“重金属污染最重”的株洲河段,底泥沉积的镉、铅成为湘江的“毒基因”,随灌溉水浸入农田。

今年春节后的2月初,我从湖北到回广州,在永州的零陵、道县逗留时,当地一祥片祥和,完全不知道当时整个地区的水源正处在极其严重的笨污染的危险中。因为2025年1月31日,一辆过境罐车在永州零陵区侧翻,导致33.5吨粗苯泄漏。

当地整个抢险过程都是官方闷头作业,居民都是通过非官方渠道(如朋友圈视频)获知相关情况,48小时后官方通报仅强调“水质达标”,至于未充本次事故对当地空气、水污染和长期生态影响的公众担忧则一字不提。

03

2013年,律师董正伟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数据时,环保部曾断然拒绝,理由竟是“国家秘密”。这组被封印的数据源自2006年启动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普查:这个土壤调查检测跑遍了全国各省,耗费巨额经费、历时5年时间,调动数十万人员完成全国土壤“体检”,但最后的报告被封存。

环保部称数据涉密,却无法出示国家保密局的认定文件。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文要求重点公开环保信息。公众仅能从零碎研究中拼图:湖南25%耕地重金属超标,珠三角部分城市50%农田镉污染。

当污染数据被锁进保险柜,治理沦为“盲人治污”。农民不知脚下土地是否含毒,居民难辨杯中水是否安全——保密主义正助长生态危机蔓延。

04

污染的影响早已越出国界。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12年,刊登在美国《移民与难民研究》杂志上的一份关于“纽约健康和营养检测调查报告”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血液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含量高于来自其他亚洲地区的移民。铅比其他亚洲新移民高出44%。

专家溯源指出:国人偏好食用鱼头、动物内脏、鸡爪等重金属富集部位的习惯是诱因之一。更深刻的根源则在国内环境,鱼头含铅量高与水体污染相关,动物内脏富集重金属源于饲料和土壤污染。当洛杉矶华人社区为当地铅泄露忧心时,他们体内早已携带着故土的“毒遗产”。

天水幼儿园的铅毒疑云未散,从甘肃到湖南,从国土保密数据到太平洋彼岸的移民体检单,重金属污染已织成一张沉默的巨网。当33.5吨粗苯在永州泄漏后官方“闷头处置”,当233名幼童的铅中毒归因于“颜料添错”,治理逻辑始终在封堵真相而非根除污染。

装睡的地方保护主义,终将被反噬。若继续将环境数据列为机密、将污染事件“冷处理”,还美其名曰:为了不制造社会恐慌。

今日的天水孩童、湖南“镉米”农民、乃至未来无数国民,都将成为发展祭坛上的牺牲品。

难说再见的,岂止天水?更是这片土地对清洁水土、透明治理的最后眷恋。

山河蒙尘时,没有一株稻穗能独善其身,

也没有一个孩子的健康应该成为发展的代价。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微信公众号“明天真的会更好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