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曾鉄三角 韩亲共走钢索有点悬(图)

作者:陈静 发表:2025-10-29 20: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李在明
川普与李在明(图片来源: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10月29日,川普的亚洲行正在画下句点。从马来西亚到日本,再到最后一站韩国,这趟行程不仅是一次外交巡访,更是一场对“新亚洲秩序”的布局。特别是在韩国庆州举行的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前夕,美中韩三角关系的微妙变化,正牵动整个印太格局的未来走向。

川普与高市早苗的“黄金时代”对比首尔的冷淡气氛

在东京,川普高调宣布“美日关系进入黄金时代”,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签署了AI、防务、稀土三大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自由阵营在亚太的又一次重大结盟,也象征着华盛顿与东京的信任达到新高点。

然而,当川普飞抵首尔时,气氛却明显降温。与日本的亲密不同,他对韩国总统李在明的态度依然“不温不火”。外界普遍认为,这与李在明政府上任后,在关税谈判、国防开支等问题上与华府反复拉扯有关,更与其对中共的模糊态度密切相关。

APEC峰会前的韩中冲突黄海再起波澜

峰会召开前夕,韩国与中共又在黄海爆发冲突。根据韩联社与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中共海警船在9月下旬于韩中“暂定措施水域”包围韩国调查船,全世界号与韩国海警舰艇,被中共船只跟踪长达15小时,最近距离仅1.7海里。

中共声称那些钢支架设施是“养殖用途”,但韩方怀疑它们具军事监控功能。CSIS指出,这与中共在南海、东海采用的“灰色地带策略”极为相似,用民用外衣掩盖军事渗透,借此控制争议海域。

韩国国会议警察告,事件发生地距离驻韩美军平泽基地仅数十公里,若被美方视为军事威胁,恐升级为区域对抗。韩外交部长赵显明言,华府已“严肃看待”,正与韩方密切协商。

民间反共怒火韩国不再沉默

除了海上冲突,韩国社会的反共情绪也在全面升温。首尔街头屡现“拒中”抗议行动,有咖啡馆贴出“禁止中国人入内”标语引发热议,也有青年在街头撕毁中共血旗的影片在社交平台上疯传。

BBC报导指出,这股浪潮代表韩国年轻世代的国家认同正发生转变——他们不再把中共政权视为文化近邻,而是政治威胁。

更早之前,在“戒严事件”中,韩国安全部门曾抓捕近百名涉嫌间谍活动的中共特务。自那以后,民间反共运动再度燃起,批评李在明政府“亲中软弱”。但李在明却下令警方强力驱散抗议,被批“打压民意”。

李在明的外交两难在美中之间走钢索

李在明上任后的外交路线明显转折。他打破韩国总统“先访美、后访日”的惯例,反而先访日本——这在1984年以来尚属首次,显示他意识到韩日合作的重要性。然而,他的政党内仍存在强大的亲中派势力,使其在外交上举棋不定。

美韩贸易谈判仍陷僵局,韩国汽车业面临美方25%的惩罚性关税;而中共则以制裁韩企施压。李在明在接受《彭博》专访时坦言,韩国“正夹在美中两块磨石之间”。

这番话虽显无奈,但也暴露出首尔的尴尬:若全面倒向华府,经济恐受中共报复;若向中共低头,又会失去美国安全庇护。

从萨德事件到“限韩令” 韩中关系已无退路

回顾过去十年,韩中关系自“萨德事件”后即陷入长期冰冻。中共对韩国实施的“限韩令”至今未解,文化交流、旅游与演艺产业损失巨大。最近韩剧《暴风雨》中一句台词“中国为何偏爱战争”又刺痛了中共玻璃心,引发中共网民喊封禁。

对韩国而言,中共的霸凌早已不是外交摩擦,而是实质威胁。正因如此,越来越多韩国年轻人喊出“拒做附庸国”,要求政府坚定与美日站在一起。

亚洲的天平正在倾斜

如今的东亚局势,已明显出现两股力量的拉锯——一边是川普主导的“自由印太联盟”,另一边是中共力推的“命运共同体”。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已经确立,下一个焦点,正是韩国会站在哪一边。

李在明若继续摇摆,韩国将陷入战略孤立;若勇于选边,首尔或将成为新冷战格局中,东亚自由防线的关键一环。历史的风口已至,韩国再无模糊的空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