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珍珠串"能源戰略,從波斯灣到中國
英國衛報報導, 北京採取"珍珠串"政策, 從波斯灣到中國東海, 北京在有戰略意義的港口設立商務或軍事紐帶。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達爾(Gwadar)港口成為第一顆珍珠。
報導說,瓜達爾建造的巨型深水港口,其資金,建築材料均來自中國,去年400個中國民工、工程師完成了這個項目。中共政府囊括了全部花費的 80%,2.5億美元的費用(1.44億英磅) 。瓜達爾具有重大的戰略重要性。它緊挨著通過世界40%石油的海灣的關口,荷姆茲 (Hormuz) 海峽。大多數中國石油供應是通過馬六甲海峽, 那裡北京感到美國控制。為了克服這個弱點,北京採取了"珍珠串" 政策, 從波斯灣到中國東海, 北京在有戰略意義的港口設立商務或軍事紐帶。瓜達爾是連接孟加拉國, 柬埔寨和中國南海航線(珍珠串)上的第一顆珍珠。
北京的經濟攻勢引起從華盛頓到東京政府的警惕,美國國務卿助理, 羅伯特.若利克(Robert Zoellick) 9月份表示,"對中共極其憂慮"。
今年5月,烏茲別克(Uzbekistan)的軍隊殺害了數百名抗議者之後的12天, 北京與它的總統卡瑞莫夫(Islam Karimov)簽署了6億美元的生意。
衛報說,根據西方情報,中共幫助巴基斯坦建造軍火工廠, 並參與它的核武器建設。今年二個國家簽署了22項貿易協定, 包括聯合生產噴氣式殲擊機, 和銷售四艘中國海軍大型驅逐艦。
北京積極滲入非洲西海岸--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地
路透社12月5日華盛頓報導, 美國專家週一表示,美國正面對北京競爭非洲石油,華盛頓應採取更策略的立場,向非洲投入更多的資源。
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在一個報告中說, 非洲在戰略上日漸重要, 特別對於能源供應。撰寫報告的智囊團工作小組主任和前克林頓政府國家安全顧問萊克 (Anthony Lake) 表示, "到2010年, 非洲能夠向美國提供像中東一樣多的石油"。
這個報告預言,今後的二、三十年, 在所有地區中,非洲的石油生產將會有最大的增長 ,並且北京正向非洲的石油生產國擴大其勢力範圍。報告還說,中國現在的石油進口28%來自非洲, 主要從安哥拉, 剛果和蘇丹。
北京正積極滲入到非洲西海岸, 那裡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地。中共最近貸款20億美元給安哥拉, 為了贏取石油勘探投標,和保證未來的石油來源,並且中共7月份和奈及利亞(Nigeria)簽署成交了8億美元的原油銷售。
布希政府已表達關注, 北京正在討好非洲的"惡棍" 國家,像蘇丹和辛巴威(Zimbabwe),忽略這些國家的人權記錄。
萊克說,2004年當蘇丹達爾富爾(Darfur) 的人權危機惡化, 北京卻使用其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再次阻攔對這個危機的決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