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大陸的人倫悲歌:生了個爺 娶了個奶奶(組圖)

作者:梅歸 發表:2025-04-16 17: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人重視孝道,因此這也成為許多男女在選擇婚姻時的重要標準。

古人講,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夫婦有別,朋友有信。(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難處理,同在一個屋檐下,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俗話說,「多年媳婦熬成婆」,那意思就是說當媳婦不容易,要靠時間打磨熬煉。一個熬字,把其中的酸甜苦辣明白道來。

但不管怎麼說,話語權,可能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可無論怎麼變,最基本的長幼尊卑關係是不變的,最基本的禮儀是不變的。直白點說,媳婦再當家,也是要伺候婆婆的。這是家庭最基本的禮儀準則。

可惜,這樣最基本的家庭關係準則,已經變異的不可思議了。

我的一個女同事不在單位食堂吃飯了。為甚麼?中午要回去給媳婦做飯。本來,我們廠的時間安排,是中午十一點半下班,下午一點半上班。這樣安排,員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可要是回家做飯,在加上路上來回的時間,那就沒有休息的時間了。

這要是媳婦懷孕,或身體不適,或工作忙,也都有情可原。可事實是,媳婦身體健康,既沒有懷孕,也沒有上班打工,就是在家休息、玩手機。

就是這樣休閒在家的媳婦,還要婆婆中午回去專門給她做飯。關鍵是,作為婆婆的女同事還很高興,覺的理所應當,沒有任何委屈的感覺。其他的女同事,也都紛紛說道,「現在興這個了,誰家都是這樣的。」

「做好飯,擺到飯桌上,才喊人家吃飯哩。」「吃完飯,碗一扔就上樓了」,「不想吃家裡飯,還得專門給人家買。」

一個五十多歲的人,勞動了半天,中午還要回去伺候無所事事的年輕媳婦。婆婆伺候媳婦,已經成為普遍現實。因為「興這個了,誰家都是這樣的」。

中國人重視孝道,因此這也成為許多男女在選擇婚姻時的重要標準。
長幼失序,人倫異變,婆婆伺候媳婦,是其變異的一角而已。(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了個爺,娶了個奶奶。這是農村新近流行的一句話。這句話的背後包含著多少無奈和辛酸。今天的年輕人可以向父母索求無度,理直氣壯,可說到孝敬父母,嘴上功夫都沒有了。

尊敬師長,晨昏定省,已經有些遙遠了。就連贍養老人,養兒防老,這樣的話都很少聽到了。說到養老,現在還有多少人敢指望下一輩呢?即如女同事的伺候媳婦,現在伺候,將來老的不能動了,還指望媳婦伺候她嗎?

家庭倫理是社會倫理的基石,是一切倫理的根本。如果家庭倫理敗壞了,那其它的倫理必然早就敗壞的不成樣子了。

古人講,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夫婦有別,朋友有信。這是神給人規定的倫理準則和禮儀秩序,是人之為人必須遵從奉行的行為規範。

可嘆,在中共邪黨幾十年無神論、進化論、唯物論的毒化灌輸下,人們對天地自然神明的敬畏之心已經喪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物質至上、享樂第一,觀念的異變已經深入骨髓。婆婆伺候媳婦,不過是其變異的一角而已。



責任編輯:方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