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在危險的邊緣?六位科學家敲響警鐘(組圖)


AI
科學家預言AI與演算法將製造「無用階級」。(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在許多人享受科技帶來的繁榮與舒適時,一些科學家卻發出截然不同的聲音。他們不是宿命論者,但不約而同地指出:人類一味地發展科技,是在一個看不見盡頭的懸崖邊緣狂奔。

下面,是六位科學巨匠為我們敲響的警鐘

愛因斯坦:蜜蜂消失,人類僅剩四年

「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只能再活四年。」這句在全球流傳甚廣的名言,雖然學界有人質疑是否真是愛因斯坦所言,但這則說法的確令人憂心。

根據美國CBS和英國《衛報》3月29日的報導,今年冬季,美國蜜蜂養殖業面臨嚴重危機,數百萬隻蜜蜂神秘死亡。據悉,美國非營利組織「蜜蜂計畫(Project Apism)」對702名養蜂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從去年8個月以來,受調查蜂群數量平均減少了62%,相當於約183.5萬群,佔全國總數的68%。大型養蜂人布萊克.舒克(Blake Shook)表示,這是他首次遇到如此大規模的蜜蜂死亡,並稱此次事件為史上最嚴重的蜜蜂死亡事件。

蜜蜂,作為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授粉者,維繫著超過70%的糧食作物。它們的滅絕不只是「昆蟲減少」這樣的小事,而可能引發連鎖性的生態災難——植物繁衍受阻,動物鏈斷裂,糧食產量銳減,最終引發大範圍的人類飢荒與社會動盪。

霍金:百年之內,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

斯蒂芬.霍金,一位靈魂困於輪椅、卻思想馳騁於宇宙盡頭的天才。他在生命最後的歲月,頻頻發出沈重的警告:「人類必須在未來一百年內離開地球,否則我們注定滅亡。」

他的擔憂涵蓋多方面:氣候變化加劇、核戰爭風險上升、人工智慧的不可控發展、基因工程的倫理邊界模糊……每一項,都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觸發「文明級災難」。

霍金不是反科技者,但他清楚,科技若缺乏理性指引,很可能成為毀滅的助力。他警告我們:地球,不是牢不可破的家園,而是可能失守的孤島。

卡爾.薩根:科技發展不等於文明進步

卡爾.薩根(Carl Sagan)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生平和成就深刻地影響了天文學。卡爾.薩根有一句被廣泛引用的話:「我們活在一個極度依賴科學和技術的社會裏,而大多數人對這些科學和技術一無所知。」他在《魔鬼出沒的世界》中警示的技術倫理問題,在基因編輯、人工智慧時代愈發凸顯。

薩根並不擔心科技的力量,而是擔心我們擁有了「神的能力」,卻仍抱著「部落的心態」。他憂心科學被政客、資本、狂熱利用,成為愚昧的奴隸。

在《魔鬼出沒的世界》中,他預言了一個可怕的圖景:科技高度發達,社會卻充斥迷信與反智,人們對宇宙失去了敬畏,對真相失去了興趣,對謊言和情緒依附不舍。那時,文明就像在沙灘上築起的城堡,看似雄偉,實則一擊即潰。

詹姆斯.洛夫洛克:「蓋亞」正在發燒,而我們是病毒

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是英國獨立科學家、環境思想家,以提出蓋亞假說聞名。洛夫洛克將地球視為一個有自我調節能力的「超級生命體」,擁有如同人類身體一般的免疫系統與熱力調節機制。

他提出,人類的工業活動已經破壞了蓋亞系統的平衡,如同病毒一樣擾亂了地球的免疫機制。氣候變化,是蓋亞發出的「高燒預警」;而如果我們繼續肆意破壞,蓋亞將如同清除病毒一樣,將我們從系統中剔除。

洛夫洛克曾警告,到本世紀末,地球上大多數地區將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只有極少數人口能在南北極苟延殘喘。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生態系統的殘酷反撲。

他的預言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的位置:我們不是主宰地球的王者,而是必須與其共生的生命體之一。

赫拉利:AI與演算法將製造「無用階級」

尤瓦爾.赫拉利是一位歷史學家,卻敏銳地預見了科技如何重構社會結構。他在《未來簡史》中提出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概念:無用階級。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生物科技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將由演算法完成,甚至連情感陪伴、健康管理、軍事決策都不再需要人類介入。

屆時,大多數人將不僅「無事可做」,更「無價值可言」。他們不會擁有政治話語權,也不再是市場的中心。他們只是被系統供養的一群邊緣人類,而真正掌握話語權的,是擁有數據和演算法的人類精英,甚至是「非人類智能」(太可怕了)。

赫拉利提出的不是科幻,而是冷峻的社會結構演化。他讓我們意識到:不是機器將奴役人類,而是極少數人類將通過科技奴役大多數人。

伊隆.馬斯克:人類必須成為多星球物種


馬斯克想要建立一個能夠支持百萬人的火星城市。(圖片來源:Chesnot/Getty Images)

作為這個時代最具話題性的科技企業家,伊隆.馬斯克並不甘於只是建車、造火箭。他的終極夢想,是將人類送往火星。他曾直言:「如果我們不成為多星球物種,我們注定滅絕。」

在他看來,地球是一個「單點失敗系統」。一顆小行星、一場超級火山爆發、一場生化危機,就足以終結人類。他希望用技術打開「文明的備用存檔」,即使地球淪陷,人類仍有機會在宇宙中延續。他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支持百萬人的火星城市,使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即使地球發生不可逆轉的災

然而,他也不迴避AI的風險——他形容AI是「召喚惡魔」,並極力倡導AI倫理和監管。

在馬斯克身上,我們看到科技的兩面:一面是通往星辰的夢想,一面是深淵邊緣的冷靜。他的預言是深知科技力量後依然保持的恐懼與敬畏。

這六位科學家發出同一種迴響:人類正處於一個決定命運的拐點。不過他們的警鐘也提醒我們:真正的「科技文明」,不止於征服自然,更在于謙卑共處。



責任編輯:文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