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2025年10月26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左)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右)在吉隆坡舉行的第 47 屆東南亞國家聯盟 (ASEAN) 峰會期間舉行的雙邊會晤中舉著簽署的貿易協議文件。(圖片來源: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展開為期五天的亞洲之行,不僅是其任期內一次長時間、多面向的外交活動,更是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與美中戰略競爭背景下,一次精心策劃的地緣經濟與政治布局。川普政府在訪問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參加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高峰會期間,簽署了一系列貿易與關鍵礦產協議,為即將到來的「川習會」積累更多戰略籌碼,尤其是在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方面。
東南亞貿易與關鍵礦產的雙重突破
川普此次亞洲行的首要成果,體現在與東南亞主要經濟體的深度互動與協議簽署上。他分別與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領袖舉行會談,並達成了一系列雙邊協議,其核心目標在於促進互惠貿易、解決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以及至關重要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
在貿易方面,川普政府與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簽署了互惠貿易協議。這些協議旨在促使這些國家致力於處理與美國之間的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具體而言:
根據白宮發布的聯合聲明,美國對於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三國出口的大部分商品,將維持19%的關稅稅率。這為這些國家的出口商提供了一定的穩定性,也體現了美國在特定條件下維持市場准入的意願。
馬來西亞同意為美國工業及農業產品提供重大市場准入優惠,涵蓋化學品、機械、客車,以及乳製品和禽類產品等領域。這對於美國企業而言,意味著在馬來西亞市場上將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和銷售機會,有助於減少美國對馬來西亞的貿易逆差。
馬來西亞還同意簡化化妝品和藥品等美國商品的輸入規範,這將有效降低美國產品進入馬來西亞市場的行政成本和時間,進一步提升貿易效率。
美國與泰國共同宣布,泰國將對大約99%的商品取消關稅障礙,這涵蓋了各式各樣的美國工業、食品與農產品。這項承諾的廣泛性顯示了泰國在貿易自由化方面的積極態度,也為美國商品在泰國市場的銷售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除了具體的貿易條款,這些協議也強調了勞工權益保障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泰國、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均承諾,將在協議框架下保障勞工權益,並加強環境保護措施。這不僅符合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也為美國在推動全球勞工和環境標準方面提供了支持,同時也有助於提升這些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 對抗中共稀土壟斷
在貿易協議之外,川普與泰國及馬來西亞簽訂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合作協議,更是此次亞洲行的戰略焦點。這一舉措直接回應了中國近期收緊稀土出口的政策,旨在減少美國在戰略性礦產方面對單一供應源的依賴,確保美國高科技產業和國防工業的供應安全。
馬來西亞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該國稀土蘊藏量估計高達1610萬公噸,儘管目前已禁止企業出口原礦以避免資源流失並推動下游產業發展,但其潛力巨大。根據聲明,馬來西亞此次同意不會禁止對美國出口關鍵礦產或稀土元素,也不會設定額度。這項承諾對於美國而言意義重大,它為美國提供了獲取關鍵稀土的潛在渠道。然而,聲明並未明確指出馬來西亞的承諾是針對原礦還是已加工過的稀土,這將是未來實施中需要關注的細節。如果承諾僅限於加工稀土,那麼這將與馬來西亞現行的原礦出口禁令保持一致,同時也能滿足美國對加工稀土的需求。
雖然聲明中未詳細說明泰國在關鍵礦產方面的具體承諾,但與泰國簽訂合作協議本身,也代表著美國正在積極尋求在該區域建立更廣泛的關鍵礦產合作網絡。泰國在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和一定的工業基礎,使其具備成為未來關鍵礦產供應鏈節點的潛力。
這些關鍵礦產協議的簽署,是美國「去風險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近乎壟斷的地位,以及其將稀土作為貿易戰籌碼的態勢,美國正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替代來源,以確保其在電動車、風力發電、國防科技等關鍵領域的產業發展不受制於人。
美巴關係的意外插曲:東協峰會場邊會談
除了與東南亞國家的深度互動,川普此次亞洲行還出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插曲:他與巴西總統魯拉在東協峰會場邊舉行了會談。這場會談的背景頗為複雜,因為在今年8月初,川普政府曾大幅調高美國對巴西大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從10%增至50%。川普甚至將關稅措施與他所稱的魯拉主政的巴西政府對前總統波索納洛進行政治「獵巫」行為掛勾。
然而,在吉隆坡的會談前,川普展現了積極的態度,表示:「我認為我們應能為兩國達成一些相當不錯的協議。」魯拉也透過翻譯人員表達了樂觀態度,認為在與川普會談期間,巴西與美國關係將有所進展,兩國之間沒有理由產生任何其他形式的衝突。
這場會談雖然在亞洲峰會的背景下顯得有些特別,但它卻反映了川普外交策略的靈活性和實用主義。即使在存在貿易摩擦和政治分歧的情況下,川普也願意尋求對話,探尋達成「好協議」的可能性。這也表明,美國的全球戰略並非僅限於亞太地區,而是在多個維度上進行著複雜的權衡和布局。對於巴西而言,與美國總統的直接對話,也為解決雙邊貿易爭端和改善兩國關係提供了契機。
川習會前的關鍵鋪墊:美中貿易磋商的積極信號
川普此次亞洲行的重頭戲,無疑是定於10月30日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的高層貿易會談。在此之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吉隆坡舉行了為期兩天的貿易磋商,旨在為即將到來的「川習會」建立一個「非常正面的架構」。
川普此次亞洲行,從其行程安排、協議內容到會談氛圍,都清晰地展現了美國在當前複雜國際格局下的多重戰略目標。
川普在亞洲與東南亞夥伴簽署貿易及關鍵礦產協議,其最核心的戰略意圖便是在川習會前,強化美國的談判籌碼,向北京施加更大壓力。透過與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上的合作,美國試圖削弱中國在稀土等戰略資源上的壟斷地位,降低中國將其作為貿易戰籌碼的有效性。這種「先合縱後連橫」的外交策略,旨在向中國表明,美國擁有多元化的供應鏈替代方案,並非完全受制於中國。
同時,美國高層官員在川習會前與中方進行的建設性磋商,也為會談設定了積極的基調,但這是在川普政府持續施壓,甚至威脅加徵高額關稅的背景下進行的。這種「軟硬兼施」的策略,是川普政府一貫的談判風格。
總而言之,川普此次亞洲之行是一次多層次、多目標的戰略行動。他不僅透過與東南亞夥伴簽署貿易和關鍵礦產協議,強化了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和戰略存在,更重要的是,為即將到來的與習近平的關鍵會談積累了重要的談判籌碼。從促進美國出口、保障關鍵供應鏈安全,到深化印太戰略、對抗中國影響力,川普政府的每一項舉措都指向一個核心目標:在與中國的長期戰略競爭中,為美國爭取更有利的地位。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