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中方各執一詞 川習會地點成謎 明日登場揭曉貿易與稀土走向(圖)


川普 習近平
圖為2019年6月28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左)在大阪二十國集團峰會的家庭合影中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交談。(圖片來源:KIM KYUNG-HO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在國際局勢波詭雲譎之際,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川習會」將於明日登場,全球目光聚焦這場關鍵對話。然而,就在會晤前夕,一則關於峰會地點的羅生門事件,卻為這場本已充滿不確定性的會談增添了更多懸念。白宮與新華社的報導出現地點出入,韓聯社的困惑,反映了峰會籌備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也可能暗示了某種刻意的戰略模糊。無論最終地點是慶州還是釜山,這場會晤的核心內容——貿易爭端、關鍵礦產、科技競爭以及更廣泛的雙邊關係——都將是影響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走向的重中之重。

川習會地點羅生門:最後一刻的懸念

根據白宮10月29日最新發布的行程預告,美國總統川普將於韓國時間10月30日上午11時在「慶州」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並計劃在12時55分離開韓國,返回白宮。然而,就在白宮發出此項預告後的短短15分鐘內,中國駐美大使館卻透過推文重申,雙方將在「釜山」會晤,討論雙邊關係和共同利益之議題。隨後,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也迅速轉發,並用特殊記號標注在釜山會晤。

這一地點上的分歧,立即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和猜測。韓聯社報導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是白宮工作人員的疏忽所造成的錯誤,或者峰會地點的確發生了變化。無論是何種原因,在如此高級別的元首會晤前夕出現這種基本信息的不一致,都顯得極不尋常。

這種地點上的「羅生門」可能暗示了幾種可能性:

溝通失誤: 最簡單的解釋是,這是雙方團隊在溝通或信息發布環節出現了失誤,導致訊息不同步。

最後一刻調整: 會晤地點在最後一刻因安全、禮賓或其他戰略考量而發生了變化,但雙方信息發布未能即時同步更新。

戰略模糊: 在極其敏感的會晤前夕,雙方可能刻意保持一定的戰略模糊,以測試對方反應或為可能的談判預留空間。

無論真相如何,這一插曲都為本已複雜的川習會增添了更多戲劇性,也凸顯了美中關係中,即便是在技術層面也可能存在的溝通挑戰。然而,與地點的懸念相比,更為全球所關注的,仍然是兩國領導人將在會談中討論的實質性議題。

川普亞洲行的精心布局

川普此次為期五天的亞洲之行,不僅是他上任以來最長的一次出訪,更被視為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布局,旨在與習近平會晤前,系統性地強化美國的談判籌碼。在訪問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參加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高峰會期間,川普政府展現了積極的區域參與姿態,透過一系列貿易與關鍵礦產協議的簽署,為即將到來的「川習會」鋪墊了有利的戰略基礎。

在吉隆坡,川普分別與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領袖簽署了互惠貿易協議。這些協議旨在促使這些國家致力於處理與美國之間的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例如,馬來西亞同意為美國工業及農業產品提供重大市場准入優惠,並簡化化妝品和藥品等美國商品的輸入規範。泰國則承諾對大約99%的商品取消關稅障礙。這些舉措不僅有助於解決美國的貿易失衡問題,也為美國企業在這些市場上創造了更多機會。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川普還與泰國及馬來西亞簽訂了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合作協議。面對中國近期收緊稀土出口的政策,美國正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替代來源,以確保其高科技產業和國防工業的供應安全。馬來西亞作為稀土蘊藏量巨大的國家,此次同意不會禁止對美國出口關鍵礦產或稀土元素,也不會設定額度,這對於美國而言意義重大。雖然聲明並未明確承諾是否涵蓋原礦,但這項協議無疑是美國「去風險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削弱中國在稀土等戰略資源上的壟斷地位。

這些在「川習會」前達成的區域協議,明顯是川普政府「先合縱後連橫」策略的體現。透過強化與東南亞夥伴的經濟和戰略聯繫,川普試圖向北京傳達一個明確的信號:美國擁有多元化的供應鏈替代方案,並非完全受制於中國。這不僅增強了美國在與中國談判時的底氣,也為其在與習近平的對話中贏得了更多的戰略籌碼。

川習會核心議題前瞻:貿易、科技與地緣政治的交鋒

儘管地點存在爭議,但川習會的實質議程將聚焦於兩國關係中最為棘手和關鍵的領域。在美中兩國高層官員於吉隆坡結束為期兩天的貿易磋商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雙方已為川習會建立起「非常正面的架構」。這表明儘管分歧猶存,但雙方都有意願在最高層級的對話中尋求解決方案。綜合此前各方消息,以下議題將是川習會的核心:

1. 芬太尼問題: 芬太尼是一種合成鴉片類藥物,其濫用已在美國造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美國政府一直呼籲中國加強對芬太尼及其前驅物的生產和出口管制。這是一個美中兩國可能開展合作的領域,透過執法協調和信息共享來共同打擊非法貿易。

2. 貿易爭端與關稅休戰: 當前美中關係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便是持續升溫的貿易戰。雙方已相互對對方出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並威脅進一步擴大限制。此次會晤的一個關鍵目標,將是探討是否能達成某種形式的「貿易休戰」或延長現行關稅稅率,以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川普曾揚言,若中國不收回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產品加徵100%關稅。因此,在11月1日這個關鍵節點前達成共識,對於避免全球經濟遭受更大衝擊至關重要。 可能的協議內容可能包括:有限的關稅減免、延長現行關稅稅率,或中國承諾購買美國大豆和波音飛機。美方也可能允許更多高階電腦晶片流向中國。

3. 關鍵礦產與稀土: 中國在全球稀土開採、加工和出口方面佔據主導地位,這些稀土是現代科技、國防、能源轉型等關鍵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中國近期更嚴格地管制出口稀土與重要礦產,作為美中新一輪針鋒相對的貿易限制措施之一。川普政府此前已與澳洲簽訂關鍵礦產協議,並在本次亞洲行中與馬來西亞達成類似協議,旨在確保開採與加工重要礦產的替代來源。 在川習會上,美方預計將要求中國放寬稀土磁鐵等關鍵材料的出口限制。這不僅關乎美國產業的安全,也是美中科技競爭的縮影。

4. 科技競爭與供應鏈安全: 除了稀土,美中兩國在半導體、高階電腦晶片等高科技領域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和投資限制,旨在遏制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此次會談可能涉及如何管理這種科技競爭,尤其是在高階晶片供應方面。 此外,針對TikTok等中國科技企業在美國的運營和數據安全問題,也可能成為討論的議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此前曾提及,TikTok是美中官員磋商的議題之一。

5. 農業採購: 美國一直希望中國能夠恢復或擴大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特別是大豆。這不僅關乎美國農民的生計,也是衡量美中貿易關係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6.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履行審查: 美國政府近期宣布調查中國政府是否履行2020年川普第一個任期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這項調查被外界解讀為川普政府在為未來可能對中國加徵更多關稅鋪路。此次會談可能涉及對該協議履行情況的評估,以及任何潛在的後續行動。

6. 雙邊關係的穩定與管控: 除了具體的經濟和科技議題,川習會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穩定和管控美中兩國的整體雙邊關係。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下,兩國關係的穩定對於全球和平與繁榮至關重要。雙方都希望避免誤判和潛在衝突,並為未來更深層次的對話保留空間。

在不確定性中尋求平衡

對於即將到來的川習會,知情人士普遍不預期能取得戲劇性的重大突破,更不可能完全恢復到川普第一任期就職前的貿易條件。相反,這次會談的重點將是「管控分歧並達成小幅進展」。

儘管美中雙方在吉隆坡的磋商中展現了積極的態度,並為川習會建立了「正面架構」,但兩國關係中根深蒂固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挑戰和潛在風險不容忽視。貿易戰不僅僅是關稅問題,它還涉及技術競爭、知識產權、國家安全以及全球產業鏈重構等更深層次的戰略博弈。這些問題難以在一次會談中徹底解決。

川普的個人決策風格一向難以預測,而中國在維護其核心利益方面的決心也十分堅定。因此,川習會的成果更可能是一種「階段性」或「框架性」的協議,為未來的進一步談判奠定基礎,而非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

無論最終的地點是慶州還是釜山,也無論最終協議的規模大小,川習會都將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它不僅將影響美中兩國的貿易關係和經濟前景,也將對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技術發展的方向以及地緣政治的平衡產生深遠的影響。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