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中方各执一词 川习会地点成谜 明日登场揭晓贸易与稀土走向(图)

发表:2025-10-29 22: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川普 习近平
图为2019年6月28日,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左)在大阪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家庭合影中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交谈。(图片来源:KIM KYUNG-HOO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0月29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在国际局势波诡云谲之际,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川习会”将于明日登场,全球目光聚焦这场关键对话。然而,就在会晤前夕,一则关于峰会地点的罗生门事件,却为这场本已充满不确定性的会谈增添了更多悬念。白宫与新华社的报导出现地点出入,韩联社的困惑,反映了峰会筹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也可能暗示了某种刻意的战略模糊。无论最终地点是庆州还是釜山,这场会晤的核心内容——贸易争端、关键矿产、科技竞争以及更广泛的双边关系——都将是影响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走向的重中之重。

川习会地点罗生门:最后一刻的悬念

根据白宫10月29日最新发布的行程预告,美国总统川普将于韩国时间10月30日上午11时在“庆州”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并计划在12时55分离开韩国,返回白宫。然而,就在白宫发出此项预告后的短短15分钟内,中国驻美大使馆却透过推文重申,双方将在“釜山”会晤,讨论双边关系和共同利益之议题。随后,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也迅速转发,并用特殊记号标注在釜山会晤。

这一地点上的分歧,立即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猜测。韩联社报导指出,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是白宫工作人员的疏忽所造成的错误,或者峰会地点的确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何种原因,在如此高级别的元首会晤前夕出现这种基本信息的不一致,都显得极不寻常。

这种地点上的“罗生门”可能暗示了几种可能性:

沟通失误: 最简单的解释是,这是双方团队在沟通或信息发布环节出现了失误,导致讯息不同步。

最后一刻调整: 会晤地点在最后一刻因安全、礼宾或其他战略考量而发生了变化,但双方信息发布未能即时同步更新。

战略模糊: 在极其敏感的会晤前夕,双方可能刻意保持一定的战略模糊,以测试对方反应或为可能的谈判预留空间。

无论真相如何,这一插曲都为本已复杂的川习会增添了更多戏剧性,也凸显了美中关系中,即便是在技术层面也可能存在的沟通挑战。然而,与地点的悬念相比,更为全球所关注的,仍然是两国领导人将在会谈中讨论的实质性议题。

川普亚洲行的精心布局

川普此次为期五天的亚洲之行,不仅是他上任以来最长的一次出访,更被视为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旨在与习近平会晤前,系统性地强化美国的谈判筹码。在访问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高峰会期间,川普政府展现了积极的区域参与姿态,透过一系列贸易与关键矿产协议的签署,为即将到来的“川习会”铺垫了有利的战略基础。

在吉隆坡,川普分别与泰国、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领袖签署了互惠贸易协议。这些协议旨在促使这些国家致力于处理与美国之间的关税及非关税贸易障碍。例如,马来西亚同意为美国工业及农业产品提供重大市场准入优惠,并简化化妆品和药品等美国商品的输入规范。泰国则承诺对大约99%的商品取消关税障碍。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解决美国的贸易失衡问题,也为美国企业在这些市场上创造了更多机会。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川普还与泰国及马来西亚签订了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合作协议。面对中国近期收紧稀土出口的政策,美国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替代来源,以确保其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的供应安全。马来西亚作为稀土蕴藏量巨大的国家,此次同意不会禁止对美国出口关键矿产或稀土元素,也不会设定额度,这对于美国而言意义重大。虽然声明并未明确承诺是否涵盖原矿,但这项协议无疑是美国“去风险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削弱中国在稀土等战略资源上的垄断地位。

这些在“川习会”前达成的区域协议,明显是川普政府“先合纵后连横”策略的体现。透过强化与东南亚伙伴的经济和战略联系,川普试图向北京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拥有多元化的供应链替代方案,并非完全受制于中国。这不仅增强了美国在与中国谈判时的底气,也为其在与习近平的对话中赢得了更多的战略筹码。

川习会核心议题前瞻:贸易、科技与地缘政治的交锋

尽管地点存在争议,但川习会的实质议程将聚焦于两国关系中最为棘手和关键的领域。在美中两国高层官员于吉隆坡结束为期两天的贸易磋商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双方已为川习会建立起“非常正面的架构”。这表明尽管分歧犹存,但双方都有意愿在最高层级的对话中寻求解决方案。综合此前各方消息,以下议题将是川习会的核心:

1. 芬太尼问题: 芬太尼是一种合成鸦片类药物,其滥用已在美国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美国政府一直呼吁中国加强对芬太尼及其前驱物的生产和出口管制。这是一个美中两国可能开展合作的领域,透过执法协调和信息共享来共同打击非法贸易。

2. 贸易争端与关税休战: 当前美中关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持续升温的贸易战。双方已相互对对方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并威胁进一步扩大限制。此次会晤的一个关键目标,将是探讨是否能达成某种形式的“贸易休战”或延长现行关税税率,以避免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川普曾扬言,若中国不收回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因此,在11月1日这个关键节点前达成共识,对于避免全球经济遭受更大冲击至关重要。 可能的协议内容可能包括:有限的关税减免、延长现行关税税率,或中国承诺购买美国大豆和波音飞机。美方也可能允许更多高阶电脑芯片流向中国。

3. 关键矿产与稀土: 中国在全球稀土开采、加工和出口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稀土是现代科技、国防、能源转型等关键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中国近期更严格地管制出口稀土与重要矿产,作为美中新一轮针锋相对的贸易限制措施之一。川普政府此前已与澳洲签订关键矿产协议,并在本次亚洲行中与马来西亚达成类似协议,旨在确保开采与加工重要矿产的替代来源。 在川习会上,美方预计将要求中国放宽稀土磁铁等关键材料的出口限制。这不仅关乎美国产业的安全,也是美中科技竞争的缩影。

4. 科技竞争与供应链安全: 除了稀土,美中两国在半导体、高阶电脑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旨在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此次会谈可能涉及如何管理这种科技竞争,尤其是在高阶芯片供应方面。 此外,针对TikTok等中国科技企业在美国的运营和数据安全问题,也可能成为讨论的议题。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此前曾提及,TikTok是美中官员磋商的议题之一。

5. 农业采购: 美国一直希望中国能够恢复或扩大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特别是大豆。这不仅关乎美国农民的生计,也是衡量美中贸易关系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6.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履行审查: 美国政府近期宣布调查中国政府是否履行2020年川普第一个任期签署的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项调查被外界解读为川普政府在为未来可能对中国加征更多关税铺路。此次会谈可能涉及对该协议履行情况的评估,以及任何潜在的后续行动。

6. 双边关系的稳定与管控: 除了具体的经济和科技议题,川习会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稳定和管控美中两国的整体双边关系。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下,两国关系的稳定对于全球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双方都希望避免误判和潜在冲突,并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对话保留空间。

在不确定性中寻求平衡

对于即将到来的川习会,知情人士普遍不预期能取得戏剧性的重大突破,更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川普第一任期就职前的贸易条件。相反,这次会谈的重点将是“管控分歧并达成小幅进展”。

尽管美中双方在吉隆坡的磋商中展现了积极的态度,并为川习会建立了“正面架构”,但两国关系中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挑战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贸易战不仅仅是关税问题,它还涉及技术竞争、知识产权、国家安全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等更深层次的战略博弈。这些问题难以在一次会谈中彻底解决。

川普的个人决策风格一向难以预测,而中国在维护其核心利益方面的决心也十分坚定。因此,川习会的成果更可能是一种“阶段性”或“框架性”的协议,为未来的进一步谈判奠定基础,而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无论最终的地点是庆州还是釜山,也无论最终协议的规模大小,川习会都将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将影响美中两国的贸易关系和经济前景,也将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技术发展的方向以及地缘政治的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