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派副總理胡德福到訪華盛頓,與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進行關稅協商
【看中國2025年4月16日訊】4月14-18日,習近平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年內首次出訪,也是中共召開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後次訪問周邊國家。近日,金燦榮在接受採訪時,對習近平的此次周邊外交進行解讀。然而,他的講話卻如中共喉舌的文章一樣,對習近平進行了高級黑。另外,他還公開點出習近平上臺之初的2013年,稱此後的中共外交「呈現出較為複雜的局面」,還說當今的中共「大國外交關係整體陷入僵局,進展均十分有限。」
他們背後有什麼勢力撐腰
4月12日,中共大大小小的喉舌都轉發了《中國新聞社》的一篇文章,標題是《習言道|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
如果看一下中共央視此前高級黑習近平的文章,就會看出兩者的相似之處。
中共央視新聞客戶端2022年6月22日發布了一個「獨家視頻」,標題赫然是《習近平:開歷史倒車,企圖堵別人的路,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該視頻隨即引髮網路上人們哄堂大笑。
4月12日的這篇《中國新聞社》文章,在高級黑的手法上簡直是一模一樣。
自川普(特朗普)4月10日宣布區域性暫停加稅,同時對中共國關稅率繼續追加到145%後,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共處於空前的孤立狀態之中。
2天之後,中共喉舌卻開始高喊「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很難不讓人猜測這是對習近平的高級黑。
那麼,金燦榮又是如何做的呢?他說,「近年來,尤其是2013年以來,我國外交布局呈現出較為複雜的局面。」
「當前,中美雙方正逐漸進入直接對抗的狀態。這一僵局也在一定程度上牽連了中國與歐洲、日本、印度等國的關係,使得大國關係整體陷入僵局,進展均十分有限。」
他在針對習近平此次周邊外交的所謂」重要意義」這樣說到,「在中國大國外交進展十分有限的背景下,突出周邊外交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必要,這也是召開此次周邊工作會議的原因所在。」
如此公開將中共宣傳機器此前不斷鼓吹的「習近平外交」稱之為「十分有限」,特別強調了習近平上臺之初的2013年這個時間點,以及說中共美國、歐洲、日本、印度等國的關係整體陷入僵局,完全是對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公開打臉。
金燦榮還進一步分析,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所謂的「周邊外交」將成為中共外交工作的重點,他說,「其意義在於:在中美關稅爭端進入對決階段,甚至可能擴展到更多領域的背景下,只要我們既能做好國內工作,又能做好周邊外交工作,就能在中美戰略博弈中保持我國的穩固地位。只要我們能穩定根基,就可以為其他方面的工作提供借力點。」
金燦榮為什麼說做好「國內工作」以及「周邊外交工作」,就能保持中共所謂的「穩固地位」?或許下面的這些話,會幫助人們更加看清中共「形勢一片大好」口號下,其實危機四伏。
中共邊疆問題
自從美國2000年決定授予中共國「最惠國待遇」地位之後,中共當時做出的承諾根本沒有兌現。而最終卻給美國,尤其是對美國工人造成災難性後果--美國因此失去了數百萬個工作崗位和許許多多的工廠。
今天川普政府終於忍無可忍,而向共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目的就是要糾正這一問題,決不允許中共在這樣繼續下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本已被中共政府搞一片蕭條的中國經濟,在失去這個巨大的美國市場後,終於被打回原形。
一位做外貿的博主的話,:「天塌了啊!被美國客戶取消所有訂單。本來經濟就蕭條,現在更是雪上加霜。都不知道這種情況下該怎麼做了...」
然而,這還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問題。
2014年,中國學者瀋志華在一篇文章中,曾經談到在「近一二十年裡,兩個問題尤為突出」,也就是說從1994年開始,這些問題已經非常突出。
其中一個就是中共國的邊疆問題。
瀋志華講了兩個故事,一個發生在新疆,一個在西藏。他說,「最近我去新疆和西藏的時候,感受很深。1994年我躲在西藏寫第一本關於朝鮮戰爭的專著時,感覺當地非常平和,每次到藏族人家裡做客,除了藏獒讓人有點害怕,主人都非常友好,熱情地為我準備糌粑、奶茶等。但這次的情況完全不同了,寺廟裡到處都是穿黑衣服的人,後來一問才知道他們是武警。每個角落裡都站著人,稍不留神就會撞上。新疆更明顯,晚上會議組織者帶我們去一個維族人的大市場,本來在那兒溜躂,大家都挺高興的,一拐彎,突然出現二三十個武警拿著盾牌——也不說話——站在那兒,好像古代的衛兵一樣,仔細一看,他們都是武警。後來我問當地人這是為什麼?他們說是因為怕出事了,臨時調動武警來不及。可以想像當地的局勢緊張到什麼程度」
不僅如此,瀋志華說,「類似的問題,延邊、雲南、廣西都存在,究其原因,既有宗教的、民族的因素,也有文化的、政策性的問題,還有經濟利益如何在中央和地方分配的問題等。總而言之,邊疆地區表現得非常不穩定...」
中共國緊張的周邊關係
另外,不只是在今天,事實上長期以來,中共和鄰國之間的關係就非常緊張。瀋志華舉了幾個例子,他說對自己的刺激非常大。
「第一件事,烏蘭巴托目前正在全面開展建設,到處都在修馬路、蓋樓房。我問當地人:「你們蒙古一定很缺乏資金吧」?他說:「是」。我說:「那是誰給你們提供的資金」?他說:「美國、日本還有韓國」。
然而,這裡為什麼沒有中共國的資金呢?當地人對瀋志華直接了當的說,「不要你們的」。瀋志華分析,「為什麼烏蘭巴托的建設幾乎沒有中國人的投資?因為他們拒絕了。為什麼拒絕?因為他們擔心中國人投資不安好心」
當然,當地人不是擔心中國人,而是擔心中共政府不安好心。
第二件事,則是關於蒙古當地餐館的標牌,瀋志華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當地,「韓國餐館有韓文標牌,日本的餐館有日文標牌,但是在中餐館裡卻沒有中文。我們沿街開車,沒有發現一家有中文招牌的中國餐館,為什麼?我問一個中餐館的老闆,他說不敢寫。」
至於說為什麼,老闆說,「白天掛上去,晚上就可能會被人砸掉」。
那麼,中共黨魁習近這次訪問的,他口口聲聲的「同志加兄弟」---越南,又是如何看待中共的呢?
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程映虹講述過這樣一段經歷。他曾在越南的河內老城區發現,「有一類非常顯眼的店舖,出售昔日的政治宣傳畫,有的裝在鏡框裡掛在牆上,更多是一摞摞疊在一起。這些當然都是重新印刷的,但用的都不是一般紙張,而是印在一種很厚實的料子上,又像宣紙又像布料,再粘在一張厚紙上,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每個店都起碼有數百張甚至上千張不同的類型和題材,可以說沒有一整天時間是看不過來的。」
程教授突發奇想,他心血來潮問了店家這樣一個問題。他說「我問她們,蘇聯出現在(你們的)很多畫面中,尤其是列寧和十月革命。那麼中國呢?」「怎麼我就看不到一張和中國有關的畫面呢?」
「她們聽後略有些尷尬,於是在幾大摞畫片中一張張地翻,但實在太多,翻了一陣便歇手了,回答我說:過去肯定有過,但現在都沒有了。我問她們,是不是政府不讓這些畫片出現,她們有些支支吾吾,但我的感覺是她們自己也對那個主題的畫不感興趣」。
「我靈機一動,再問她們,如果沒有中國作為正面形象出現的宣傳畫,有沒有作為反面形象的呢?她們略一翻,便說有,抽出了一張。這張有大尺寸的掛在牆上。然後再一翻,又找出一張。
這兩張畫面上,形象猥瑣的中國(最右邊一個)都和形象兇惡的法國殖民主義和美帝國主義放在一起。文字說明都是「敵人終將被打敗」。第二張畫面的歷史年代說明,越南1954年趕走法國人,1975年戰勝美國人,1979年打敗了中國人」。
準確的說,越南在政治宣傳畫中,1979年打敗中共軍隊,同樣「形象猥瑣」的則是它的這個所謂「同志加兄弟」的中國共產黨。
類似的情況,瀋志華也遇到了,他說,「各國在警惕中國的宣傳上是非常多的。例如這次去越南,去了很多博物館、展覽館,很多都是對中國負面的宣傳。」「當然,朝鮮對於中國的抗美援朝,一幅都沒有。這個恐怕一些中國人已經知道了」
這一個個例子都可以看出,中共所謂的「周邊外交」已經徹底失敗。根本沒有人買中國共產黨的帳。
中共面臨一大外交難題
近日,《經濟學人》地緣政治編輯大衛.雷尼(David Rennie)向德國之聲中文網表示,關稅戰之下,「中共領導層面臨一大外交和地緣政治難題」。
「如果美國真的對中(共)國出口保持封閉狀態,中(共)國還面臨一個額外的問題,那就是這些出口必須找到其他市場。我在北京被告知,中(共)國已經對這一想法非常擔憂……他們可能會真正疏遠並激怒像歐洲、甚至拉丁美洲的夥伴,甚至是全球南方國家,」他說,「因為如果一波中國出口潮湧入這些市場,損害了世界許多國家的就業和工作機會,僅僅因為它們無法在美國銷售,這將成為中共領導層面臨的一大外交和地緣政治難題。」
習近平訪問越南之際,河內正與華盛頓展開關稅談判,其中涉及中共國產品經過越南出口美國的問題。
路透社和知情人看到一份越南政府文件稱,為避免遭受美國的懲罰性關稅,越南準備嚴打經其領土運往美國的中國商品,並加強管制經其領土輸入中國的敏感產品。
路透社說,包括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內的美國高級官員對中共國向美國出口貼有「越南製造」標籤、可享受較低關稅的商品問題表示了擔憂。
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法案顯示,河內打算加強對半導體等軍民兩用產品出口的管制。這些產品既可用於民用,也可用於軍用。
該法案稱,這是應貿易部的要求而制定的,雖然沒有註明日期,但包含一份日期為4月4日的說明。
文件稱,主要貿易夥伴已要求河內「盡量減少在未經出口國同意的情況下將這些源技術轉讓給第三國的可能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