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大饑荒(圖片來源: 公用領域/ 張又普)
曾自詡為「粉紅經濟學家」的中國知名學者——盧麒元,2024年公開表示:中國極有可能爆發一場連續三年到五年的嚴重的糧食危機。
一旦爆發,這場危機將非短暫波動,糧價將暴漲至令普通民眾難以承受的程度。
他更進一步警告,如果當局沒有及時因應、調整政策,這場危機恐怕將重演上世紀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大饑荒。
那是一段幾千萬人因饑餓而死、無數家庭分崩離析的國殤記憶,如今竟被再次提起,不禁讓人心頭一緊。
令人錯愕的是,盧麒元過去一貫立場親官方、極力維護中共經濟政策,甚至長年以「唱好中國」聞名於學界與社交媒體。他的立場轉變,究竟是出於良知覺醒?還是他已從體制內部嗅到了不可言說的危機?
這場糧食危機,真的有可能發生嗎?背後的風險與隱患有哪些?
據一些獨立觀察者與農業專家指出,中國的糧食問題其實早已有跡可循。表面上,官方年年強調「糧食連年豐收」、「耕地紅線守住」,但實際上出現糧食危機的因素真的不少:
耕地減少與污染嚴重:隨著城市擴張與工業化深入,優質耕地大量流失,加上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嚴重,不少農地實際上已無法種植可食用作物;
農業依賴進口:中國長期依賴從美國、巴西、烏克蘭等地大量進口玉米、大豆、小麥等基礎糧食,一旦國際局勢變動(如戰爭、制裁、航運危機),供應鏈將受到嚴重衝擊;
極端氣候頻發:從南方洪水、華北乾旱、到春季霜凍與夏季高溫,中國各地農業頻遭天災重創,糧食產量難以穩定;
政策失誤與倉儲腐敗:部分地區出現「倉空糧虛」、「官報虛收」的情況,糧食儲備帳面光鮮,實際卻空殼一堆,一旦需要應急調配,根本拿不出糧。
除此之外,還有社會層面的隱憂:疫情以來,失業率飆升、工資停滯、居民儲蓄枯竭,若糧價再度高漲,極易引發社會不穩與群體事件。當糧食不再是「基本盤」,而成為壓垮生活的最後一根稻草,中國的底層社會可能陷入更加嚴峻的困境。
更沒想到的是,緊接著中美貿易戰又升級了!這不光是兩個大國在吵架,更是直接燒到了我們老百姓的菜籃子裡。
吃草時代?中美貿易戰燒到了我們的餐桌!
不斷升級的關稅戰,無所謂嗎?怎麽可能,大豆漲了34%,玉米暴漲99%,豬肉飆到28塊一斤——有人感歎,「吃草時代」來了。餐館關門、物價飛天、錢包縮水。
2025年4月,川普宣佈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達145%的關稅,甚至一度喊到245%。中國當然不甘示弱,把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從84%提高到125%,其中大豆加稅34%、玉米加99%。
糧價暴漲:從關稅到餐桌
為什麼中美互加關稅,結果變成咱們吃不起飯?
因為中國大量依賴進口大豆和玉米,主要來自美國;大豆不僅做豆腐豆油,更是養豬飼料的核心;玉米不僅是飼料,還做食用油和乙醇。
一加關稅,進口成本上漲,油、肉、蛋、奶全漲。根據財經新聞,2025年4月:
豆粕(榨油後的殘渣,主要飼料)突破每噸3000元;玉米到港價飆到2800元/噸;
豬肉在部分城市賣到28元/斤。
網友喊「吃草」背後的糧食危機
有人在社交平臺上喊:「買不起菜了,吃草吧!」這話雖誇張,卻反映了真實焦慮。
為什麼糧食價格漲得這麼凶?
中國大豆80%依賴進口,其中30%來自美國;玉米雖然進口比例不高(約10%),但國內庫存低、產量不穩;一旦進口成本上升,國內供應難以填補空缺,價格自然暴漲。
巴西、阿根廷雖有大豆,但產量有限、運費高,短期內替代不了美國。
糧價高帶來什麼?通脹、失業、關門潮。
糧食價格只是第一個多米諾骨牌,背後的連鎖反應更嚴重:通脹來襲:物價全線上漲,CPI可能沖到3.5%-4%,這是近年少見的高位;餐館倒閉:原材料貴、利潤被壓,小店關門,大店裁員;失業上升:不僅是服務業,出口工廠也因訂單減少而裁人;
收入縮水:工資沒漲,菜價翻天,生活壓力陡增。這陣仗,表面看是大國博弈,實則是老百姓先埋單。
外匯儲備告急?
外匯儲備問題也引發熱議。有人說外儲快沒了,要吃草了?
其實目前中國外匯儲備還有3.2萬億美元,依然是全球第一。問題在於:
人民幣貶值,資本外流;出口下降,進口成本上升;糧食、能源採購壓力大。
吃草時代?情緒化說法背後是結構性問題。「吃草時代」是誇張嗎?其背後藏著中國經濟深層的問題:
對進口農產品依賴太大;消費力不足,信心疲弱;青年失業率高,內需乏力;地方財政緊張,欠債超60萬億。這些都是結構性問題,而貿易戰只是加速暴露了這些矛盾。
硬鋼關稅,是策略還是豪賭?
利用關稅倒逼國內農業升級、提升糧食自給率。
但問題是:短期內百姓苦,通脹高;替代供應鏈難以快速建立;中國經濟已經承壓,再加一拳,可能傷筋動骨。
川普最新喊話:中國有90天時間來談判。中國態度強硬,說這是「數字遊戲」。兩邊都在試探底線,誰都不想先認輸。
未來會怎樣?咱們老百姓咋辦?
接下來可能有三種局面:談成了:關稅降,糧價穩,壓力緩;談崩了:價格再漲,失業再升;邊談邊拖:形勢不穩,百姓更焦慮。
政府的應對措施可能包括:釋放糧食庫存;補貼菜價、發放消費券;投資農業科技,減少對進口依賴。
看來老百姓確實要勒緊褲腰帶了。
説了這麽多,我們最不能忽略的就是中共的體制給來百姓帶來的災難。比如疫情期間,有的住戶家裏沒糧了,要去隔壁或對門兌換一下,但是這是不被允許的,説是怕被傳染如何讓如何讓。在疫情的三年裏,有多少人餓肚子的,那時候不是超市裏沒糧,而是人爲管控的太緊,甚至孩子奶粉沒了,都不能出去買如何如何,擧不枚舉。
中共不倒,饑荒無可避免
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在自己的書《貧困與饑荒》出版後不久,森聽聞了中國1958年至1961年大饑荒的報導。
他總結中國1958-1961年的大饑荒,三年間並未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屬於正常年景;饑荒也並非由糧食生產能力短缺造成,而是以大躍進為引,各級地方政府為了填補糧食畝產虛報的「坑」,而強行徵購或奪走農民的口糧所致。由於專制制度下缺乏監督、層層欺瞞等原因人為造成資訊不暢,饑荒開始蔓延時,連最高領導人「都懵了,不明所以」;而在饑荒嚴重時,中共政府仍然大量對外援助糧食,並掩蓋饑荒事實,拒絕外國援助。
那段悲慘的大饑荒,已經成為歷史(雖然是中共希望人們遺忘的歷史),但造成大饑荒的制度問題卻並沒有完全成為歷史。中國饑餓問題的解決依賴於經濟開放和市場鬆綁,然而近年來的趨勢,卻與此二者背道而馳。政府試圖將控制的觸手伸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但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決策能力,更缺乏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在專制集權的體制下,領導人一時興起搞運動,各級政府只會上行下效,而不會在乎政策的實際效果;當出現問題時,政府工作人員會選擇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解決問題;人道危機會被管控而不是揭露處理。這些制度方面的隱患,在經濟下行財政緊張的背景下,一旦爆發則非同小可。
這樣看來,大饑荒在中共國,再次爆發的概率還很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共的體製造成的,中共不倒,饑荒無可避免。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