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詔懺悔」傳海內外中國公民聯名信致習近平(組圖)


公開信
海內外中國公民聯合撰寫公開信致中共黨魁習近平。(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看中國2025年5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5月9日,一封「海內外中國公民聯合撰寫」的致中共黨魁習近平公開信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流傳,引發關注。

5月9日,X平臺「谷風」發布長文稱:這篇「未蓋棺已定論的文章」份量足夠,習近平不可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個企圖與普京勾結的政治流氓真能阻止人類文明的進程?美帝肯不肯答應我不知,但我想天不會!必須要明白,天要懲罰中國人不等於上天要拋棄中國人。」

文章註明此信是「海內外中國公民聯合撰寫」,謹以此信,「獻給沉默中的良知與掙扎中的中國」。

這封公開信開頭寫道:我們是一些普通的中國人,有的身處海內,有的漂泊海外;有的在學術講壇耕耘真理,有的在街巷民間見證苦難。我們寫信給您,只因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這片生我們養我們的土地,不再在錯誤中沉淪,不再在沉默中墮落。

信中提到:習近平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一再強調「為人民服務」、「全面依法治國」等,然而「我們所目睹和卻是:政治上愈加極端化、經濟上持續滑坡、社會控制前所未有的嚴酷,國家正一步步陷入前所未有的制度性危機與信任崩塌。」

「您或許也感知到:愈來愈多的人不再信任政府的表述,不再信任所謂‘主旋律’;青年不再熱愛土地,只想移民;企業家不敢投資,只能自保;學者噤若寒蟬,媒體徹底淪陷;公民社會幾近摧毀,宗教信仰遭受打壓,連最基本的‘表達’也被視為敵意……您治下的中國,正在上演一場集體沉默與絕望的大逃離。」

「先生,您以‘定於一尊’的當今皇帝姿態,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通過修改憲法,打破黨首和國家主席任期限制,自封‘核心’之位。既然如此,您作為孤家寡人也理應承擔歷史對這一切的責任。」

……

公開信指,要用具體事實,陳述習近平治下的重大失政之處以供其省察與世人公論。

具體事實主要分幾大部分:權力集中與言論封殺:一個人的國家;三年清零與動態防控:一次全民災難的政治實驗;「雄安夢」與國家資源錯配:千年大計成爛尾工程;一國兩制的破壞與民族地區高壓統治;外交孤立與戰略誤判:中國正在走向新型閉關鎖國;社會結構與代際信任的斷裂;歷史責任與罪已傳統:為何您應該下詔懺悔;

……

結語:從悔罪出發,為國家記得重新開始的機會。

公開信寫道,「您今日可以壓制新聞、封鎖網路、控制教材、驅逐異見,甚至用暴力平息人民的憤怒;但您無法抹除現實的苦難,更無法阻擋歷史的裁決。時代會變,鐵律不破;沒有一座皇宮能抵擋千百萬沉默者的積怨,沒有一個政權能永遠靠謊言維繫榮耀。」

「如果您還有一絲‘以天下為已任’的信念,若您不甘被寫入歷史的恥辱柱,若您仍渴望為國家保留希望與轉圜的可能---那麼,請從今天開始,放下傲慢,聽聽人民的聲音,下罪已詔。「

「這不是一場‘顏色革命’的鼓動,而是一份赤誠的呼告:我們不願看到這片土地徹底淪陷,也不願看到您與這個政權一同走向毀滅。我們更願意看到,中國能在最深的夜裡翻身,像一個真正的文明國家那樣,以懺悔之姿、以公義為名,迎來重生。」

「如若您選擇粉飾自己、繼續錯誤路線,那麼請記住,歷史不會寬恕一意孤行的獨裁者,而人民終將用自己的方式說出真相。」

公開信最後寫道:「誠願此信,能成為推動國家改變的微弱火種。」公開信的執筆人:國家評定的社會科學序列學者楊純華。公開信還設置了共同發起人簽名,名單持續更新中,並歡迎推薦與自薦。

公開信
公開信
公開信
公開信
公開信
公開信
公開信

對此,有網民嘲諷,「習近平百分百不會感到內疚,習近平感覺自己正在挽救中國共產黨,讓共產黨永遠在中國執政。」

還有網民表示,習近平用短短12年時間便把中共花了整整36年開創的局面和積累下來的雄厚家底折騰殆盡,「經濟發展動能全面喪失,社會各要素處於崩潰邊緣,國際環境空前惡化」,並且習近平還將繼續折騰下去,直到山崩地裂……

也有網民說,「中共才是一切災難的根源,才是中國人民的剋星,給中共機會就是往自己身上增加苦難,歷史表明:中共是世界流氓,沒有它不干的壞事。掘根中共才是當務之急!否則,中共還會製造出一個又一個毛澤東、江澤民、習近平。」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