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支招:將護腎行為拆解為五項具體行動(組圖)

作者:余筱琪 整理 發表:2025-05-25 17: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刻意護腎
醫師提醒「刻意護腎」才能找到逆轉腎功能的關鍵密碼。(圖片來源:看中國製圖)

隨著慢性腎臟疾病人數逐漸攀升,國際腎臟病學會資料指出,目前慢性腎臟病的全球盛行率約9.5%,腎功能若嚴重受損,將步入需要洗腎或者等待腎臟移植的行列。臺灣腎臟科洪永祥醫師,長期致力於推廣護腎飲食和保健,近日在其社群媒體上分享了「刻意護腎」的概念,期望透過有計畫、可量化的日常行動,為慢性腎病患者找到逆轉腎功能的關鍵密碼。

在長期的臨床觀察中,洪醫師發現,許多腎友雖然瞭解飲食限制和規律就醫的重要性,卻仍停留在「偶爾記得喝水」、「想起來再算蛋白質」的隨興階段。這種「天真護腎」模式,往往因缺乏具體目標與追蹤機制,使得護腎效果大打折扣,造成血中電解質波動明顯、血壓控制不穩,甚至因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而加重腎臟負擔。

洪永祥醫師分享臨床案例,一位55歲的第三期腎衰竭患者,雖然按時回診、不時關注飲食,卻因忘記定時服藥、三餐蛋白質份數不清楚、運動強度不足以及睡眠作息不固定,導致腎絲球過濾率控制不佳。

為了打破「想要卻做不到」的窘境,洪醫師將護腎行為拆解為五項具體行動,並呼籲患者必須用「可衡量、可持續」的方式執行。

喝水
每日使用帶刻度的水壺,將補水進度分段提醒。(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刻意喝水

首要是將每天所需的飲水量精準計算,若沒嚴重水腫、肺積水、心臟衰竭等需要限水的理由,洪醫師建議以體重的3%至4%作為基準,並購置帶刻度的水壺,將補水進度分段提醒。如此一來,每一次手舉水杯,不再是模糊的「多喝點」。

二、刻意飲食

在飲食管理方面,真正的挑戰並非完全不吃肉或絕對不碰加工品,而是要在滿足身體熱量需求的同時,嚴格控制蛋白質、磷和鉀的攝取。洪醫師建議患者每餐、每次點心都以手機拍照作記錄,並與醫療團隊或營養師定期檢討攝入分量。這種「可視化飲食日誌」不僅避免了模糊估算,也能在回診當天一目了然地發現飲食盲點,迅速對症下藥。

三、刻意運動

適度的運動則是護腎路上的第三要件。不少人會認為「家務走動就是運動」,卻忽略了心肺負荷與肌肉耐力的提升需求。洪醫師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度有氧運動,方能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併發症。於是他鼓勵患者每天安排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若無法每天運動,每週至少要運動5天。

睡覺
每晚至少6至8小時的高品質睡眠。(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四、刻意睡眠

睡眠品質則是第四條護腎要道。洪醫師建議患者每日在晚間11點前「刻意」排除熬夜的藉口與原因,可以關閉電子設備、調暗燈光,確保每晚6至8小時的高品質睡眠,讓身體在夜間獲得真正的修復與再生。

五、刻意選擇與避開

洪醫師提醒所有腎友,食材的選擇與避開同樣需要下功夫。他建議選擇當令高纖、富含抗氧化物的護腎食物,避開傷腎高油鹽糖加工食品與含糖飲料。(可參考十大傷腎食物十大護腎食物排行榜。)

護腎不妨從今天起,將日常喝水量、飲食品質、運動安排、睡眠時間和食材選擇,做到有計畫、有紀錄、有追蹤的「刻意」模式,如此,才能真正逆轉「腎」,換來「腎」利人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