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记协主席郑嘉如。(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5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多间新闻机构及多位记者遭税务局追查税务,并遭到要求预缴高额暂缴税,共计涉款约170万元。对此,香港记者协会质疑税务局“无理”复查。特首李家超今天不点名批评记协,认为即使是“假扮专业行业团体”,都应该谴责违法行为。记协主席郑嘉如指出,李家超说法“完美印证记协指出对纳税人未审先判和先罚的情况确实存在”。
根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特首李家超今天(27日)行会前见记者,有记者询问,不少被查税的对象是记协成员或在独立媒体工作,是否让人质疑港府在针对独立的媒体记者。
李家超反驳说:“税务局依法查税评税,是法律要求的职责,没有人有权犯法,没有人有特权逃税,亦没有人有特权不被评税。”他表示,若有人逃税,会依法起诉,逃税最高刑罚是监禁三年。并强调,记者或任何行业都没有特权逃税。
李家超不点名批评记协说:“专业行业团体也好,非专业行业团体也好,假扮专业行业团体也好,姑息助长成员犯法逃税,尝试向政府施压,只会自曝其丑。”
对此,郑嘉如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李家超的说法是“完美印证记协指出对纳税人未审先判和先罚的情况确实存在”。她批评,记协质疑税局的程序是否正当,但李家超却将正在面对审核的纳税人贴标签为“逃税”、“犯法”。
郑嘉如又引述《彭博》日前报道说,德勤中国高层指香港近年来因为被审核税务而求助的私募基金及风投公司数目大增,并质疑:“税局如强调是以一视同仁的既定程序进行,那是否代表最近因税务优惠方案而来港的基金和资金管理公司,他日面对税务审核时,都可预期会被标签成‘逃税’,且须预缴税局凭空‘估计’比实际高几倍的税款?”
记协21日召开记者会,指出从2023年底起,至少有8个新闻机构、平台或团体,以及有20位新闻从业员及其家人,遭税务局审查7年前的利得税或薪俸税,按税局计算受查机构需要预缴约70万元,暂缓后则需要预缴约30万;受查的记者或其家人按估算则需要预缴约100万,惟暂缓后则须预缴约9万元。
据了解,这些遭到调查的机构团体包括记协、《独立媒体》、《法庭线》、《Hong Kong Free Press》、《爆炸头》及《Renews》等;个人则大部分是机构现任或前任的负责人、董事或股东,也有独立机记者、机构负责人的家人及公司员工。
郑嘉如在会上指出,虽然税局指引提及可针对行业审查,但在缺乏证据及事实支持的审核下,无论什么动机也不能接受。她质疑,涉事机构都是属于独立与小型媒体,若是跟行业无关的话,是否纯属巧合?
记协指出,税局并不是基于证据或合理理由来估算短报收入,以及要求记者预缴款项,实际上是属于“未审先罚”,加上新闻工作者本身的收入不高,除要预缴高额税款外,面对无理指控仍得花费金钱与时间来自证清白,而法例没有要求个人保留往年帐目文件,让记者更难自证清白,更对记协构成了压力。
郑嘉如批评,当局以商业及财务工具手法对付传媒,会让公众对于媒体或机构诚信有影响。至于税局指记协“逃税”,则属诋毁;小型媒体资源不足,却仍要面对无理指控,令她感到焦虑,更担心当局频繁审视媒体及记者,会对香港新闻自由造成负面影响。
郑嘉如呼吁,税局不应该在没有足够理据情况下审核,更不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审核,而是应该公开交代。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