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媛神隱背後 莫非與習近平已協議離婚(圖)

作者:陳靜 發表:2025-07-13 11: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8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彭麗媛
2017年11月8日,川普、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川普、習近平和彭麗媛在北京參觀故宮。(圖片來源:JIM WATSON/AFP via Getty Images)

在外界紛紛猜測習近平大權旁落的時刻,他的妻子彭麗媛卻消失了,是自動被消失,還是自己主動的消失呢?人們不免產生疑慮。

彭麗媛的「失聲」是一場更大政治風暴的前奏?

當第一夫人從外交舞台上悄然退場,當她的活動報導被有選擇地「歷史抹除」,當她與「權力中心」的距離肉眼可見地拉遠,所有這一切,是否正預示著中共政權內部權力結構的劇變?

我們無法單憑一次公開現身就排除彭麗媛出事的可能,更不能忽視她從「政權象徵」到「新聞缺席者」的急速變化。尤其在信息控制極其嚴密的中國體制下,正因為她的消失「無聲無息」,才更值得我們高度警惕與深度追問。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內部清洗中,每一位「缺席者」都可能是下一個政治懸案的主角,而每一次「刪除」背後,都可能是中共高層一次劇烈權力重組的伏筆。

爆料稱彭麗媛已離開中南海和習近平協議離婚

昨日youtube《猴哥雜談》更有爆料稱:彭麗媛已與習近平協議離婚,目前回到山東老家休養,並自述對李克強之死「毫不知情、未曾參與」。

之前有消息傳,習近平被要求退位時,要求保障家人的安全,但是在要求保護的名單裡沒有彭麗媛。如果習彭已經離婚,這種說法也就合乎情理了。

從彭麗媛的角度來看,「離開習近平」可能是她最後能做的一次自我清洗、自我拯救。若真的「協議離婚」,莫非是:

向體製表明:我已與習切割,請不要牽連我與我的家族;向國內外釋放信號:我不是決策圈成員,也不是任何惡行的共犯;向未來做準備:一旦政權劇變,有可能為自己留下一條生路。

這在政治極權體制下,屬於罕見的「理性撤退」。體制內部已有人不願再為習背書?「離婚」是潛在的倒戈?

體制內部有人已經認識到習近平是「一條不歸路」;某些中共高層的「家屬系統」正在尋求與習近平路線切割;高層分裂正在往公開化的方向邁進。

在過去,像彭麗媛這種人物不太可能「主動離婚」或「被准許離婚」。這說明習近平要麼已無力壓制她、要麼故意縱容這種公開切割,以表達一種「我不再需要誰」的姿態。

實際上 習近平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與心理危機之中

2025年5月,自媒體人文昭在他的《文昭思緒飛揚》節目中報導了,有關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神隱」的消息,再度引起海內外媒體與觀察人士的高度關注。

自2024年以來,彭麗媛卻接連缺席了兩次重要的元首級出訪行程:4月陪同習近平出訪東南亞三國未見身影;5月9日更未隨行前往俄羅斯參加紅場的勝利日閱兵。過去這類場合,她幾乎都是標配同行。

這種突然「單飛」的安排,自然引發了外界對彭麗媛健康狀況、人身自由與政治地位的廣泛猜測。正當坊間傳聞紛紛之際,5月13日她又突然現身,陪同巴西第一夫人參觀國家大劇院,似乎是在刻意「闢謠」。然而,一次露面也無法打消所有疑慮,反而暴露出更深層的問題。

形式上的「正常」 實質上的「邊緣化」

從5月13日的會晤來看,彭麗媛身體狀況無礙,活動自由似亦未完全受限。但也表明瞭她的「活動範圍」似乎被明顯限制於國內小型禮節性交往,且無法再參與國際高階場合,那是為什麼呢?

回顧過去十年,「第一夫人外交」一度是中共精心包裝的軟實力象徵。彭麗媛作為文藝界出身的女性領袖,曾多次隨行國事訪問,與多國元首配偶互動,甚至出席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場合發表演說,形象溫婉而具有親和力。而如今,她竟缺席兩場如此重大的對外活動,不啻是一種政治信號。

如果說疫情期間(2020–2022)因封控限制而減少公開活動尚可理解,那麼疫情解封之後,特別是2023年至2024年這段時間,彭麗媛明明有不少活動,卻在官方主流平台上「消失」,就很值得警惕。

媒體審查的蛛絲馬跡 被「刪除」現象

具體數據更具說服力。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例,該網站自稱是介紹中共及其領導人最全面、最權威的官方媒體平臺,歷來對彭麗媛的活動有固定報導欄目。然而根據對近年資料的比對分析:

2019年:彭麗媛活動報導達21條;2020年(疫情初起):報導降至7條,屬合理範圍;2021年:僅1條;2022年:僅2條;2023年以後:報導為零。

這與彭麗媛的實際活動情況明顯不符。例如:

2023年3月,她與習近平一同赴湖南長沙調研;2023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她以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防治親善大使身份發表演說;2023年9月,她單獨接見了讚比亞總統夫人;同月,她出席了聯合國教科文婦女與女童教育獎頒獎典禮,並致辭;她亦出席了10月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相關活動,與各國領袖夫人互動密切。

上述活動在外交部、中新社及部分省級官媒網站均可查證,但卻完全缺席於中共官媒主站《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欄中,這種「選擇性刪除」的情況絕非技術失誤所能解釋。

「何衛東化」的趨勢 彭麗媛也在淡出?

這一幕,讓人不禁聯想到另一位高層人物——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其活動訊息自2024年以來亦遭「集體下架」,本人也在一段時間內「神隱」,引發軍中震動與權鬥猜測。5月19日,蔡慎坤曾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來自北京爆料人的消息,中共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副主任何宏軍上將,在被軍紀委羈押期間自盡,經301醫院緊急搶救無效,於5月18日下午不治身亡。

據蔡慎坤爆料的意思,何衛東也是自殺身亡。而這離何衛東傳在3月11日人大會議閉幕後就被抓捕,僅兩個多月。

如今同樣的處理手法出現在「第一夫人」身上,難免令人聯想:這是否代表彭麗媛也正在被刻意邊緣化?甚至可能,已悄然退出「核心家庭」的政治角色?

「失道寡助」彭麗媛走得或許比習更清醒

中國古語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當一個人到了連最親近的人都要逃離的地步,已說明這個政權的合法性與道德基礎已經徹底崩潰。

彭麗媛的選擇,很可能會給體制內更多「猶疑者」帶來某種心理暗示:離開習近平,不是背叛,而是一種自我保護。

對於這段婚姻,她也曾經幻想這段婚姻是志同道合者的併肩同行,是可以共度風浪的政治伴侶。但當風浪真正來臨時,她才發現自己不過是制度下的一顆棋子,一張用過即棄的「女性封面」。對於彭麗媛來說:「他曾經是自己仰望的對象,現在是我她必須遠離的陰影。」

佐證習近平已被限制自由

爆料信中彭麗媛說:自從去年三中全會後,習近平的整個人就像換了靈魂。他變得極度敏感、偏執、猜忌,與昔日那個在人民大會堂後臺溫文淡笑的丈夫判若兩人。權力的風暴已經席捲他的內心,他感知到來自各派系、元老、軍方的逼退壓力,卻無法尋求出路,反而把所有的人都當成潛在敵人,連她這個枕邊人也不例外。

「他不再信任任何人,連他自己也不信任了。」彭麗媛在寫給李克強夫人的信中提到。

她回憶說,那天夜裡,他坐在書房,一邊灌著茅台,一邊對她說:「我如果退了,不只是退的問題,是死的問題。」她愣住了,勸他放下,退一步海闊天空。可他卻拍案大怒:「你懂什麼?真是婦人之見!」

那一刻,她第一次深刻體會到,這個男人早已被權力吞噬,沒有了靈魂,只有算計與恐懼。他不是不能退,而是不敢退。因為他自己知道,他曾對多少人痛下殺手,一旦自己鬆手,便是報應之時。這不是簡單的政治博弈,而是深層的因果輪迴,一場注定以悲劇收場的權力宿命。

她對習近平已經失語

自那之後,她再也不勸。他早已不再是可以交流的伴侶,而是變成了一座深不可測、時時噴發的火山。她開始思考逃離,但發現自己被層層圍控、動彈不得。中南海的保衛力量已全面更換,不再是熟悉的中央警衛局,而是一支聽命於特別機構的「行動組」。這些人全副武裝,看似保安,實為看守——包括她在內的每一個人。

她曾試圖數次離開中南海,但每一次都被無情阻攔。直到她亮出那張辦妥的離婚證書,對警衛說:「我只是個婦道人家,離了婚,回老家山東,過我的日子。你們還怕我在外面翻天嗎?」

那一刻,她已經不在乎是否體面,不在乎是否尊嚴,她只想離開這個已經吞噬她三分之一人生的權力黑洞。最終於放她離開。當她走出中南海大門,望著遠處昏黃的霧霾與車燈,她說自己從未如此清楚:那是逃亡。

當婚姻成為政治人質 極權下的夫妻角色剖析

當年兩人的結合,被中共包裝為「紅色文化」與「紅色權力」的完美融合:她是家喻戶曉的軍旅歌唱家,是中國形象的「藝術名片」;他是太子黨出身、步步高陞的權力接班人。兩人的聯姻,象徵著文化與政治的交匯點,向外傳遞出中共高層穩定、和諧、有教養的形象。

據接近彭麗媛的知情人士透露,她對政治並無太多興趣,更嚮往自由、藝術、與真誠的人際關係。但婚後不久,她就逐漸被捲入丈夫的權力漩渦中,從國內到國際,每一次亮相、每一張合影、每一次笑容都被安排、計算、利用。彭麗媛也曾默默忍受,甚至一度投入地扮演「第一夫人」的角色,出訪、講話、微笑、受訪……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已完全失去了自我。

幻夢起點 嫁給紅二代的光鮮時刻

彭麗媛曾是中國家喻戶曉的軍旅歌唱家,唱紅歌起家,舞台上光彩照人、歌聲動人,是一代人心中的藝術偶像。1990年代,她與時任福建官員的習近平結婚,從此踏入一條與權力結合的人生道路。那時候的她,或許以為這段婚姻是愛情與事業的雙贏,是個人榮耀的延伸,更是進入「希望的田野」的通行證。

當習近平躍升為中共最高領導人之後,彭麗媛以第一夫人的身份活躍於國際舞臺:出訪、握手、合影、致詞,她成為中共在世界面前的一張柔性外交名片。西方媒體一度將她與肯尼迪夫人相提並論,稱她為中國的"時尚偶像"與"文化代言人"。

然而,這一切看似風光的背後,卻埋藏著隱隱的不安與裂縫。

純真墜入紅色深淵 彭麗媛的選擇與代價

回望彭麗媛的人生曲線,從軍中歌壇的璀璨明星到中國的「第一夫人」,她曾是千萬人艷羨的對象。她優雅、端莊、聲名遠播,既是國家文化的代表,也是一位站上國際舞臺的女性象徵。但如今的彭麗媛,彷彿才從一場漫長的囚籠中緩緩走出,而那個囚籠,正是她自己年輕時的「選擇」與中共體制共謀所構築的。

她不是不夠聰明,也不是沒有天賦。恰恰或許因為她太相信愛情與婚姻可以抵禦冷漠,相信角色可以改變現實,相信丈夫的榮耀會給自己帶來幸福。這樣的「單純與忠誠」,最終卻成了困住她的牢籠。她誤以為嫁給的是一位共度人生的伴侶,卻沒想到這段婚姻更像是與一個冷酷政權的契約。

對於現代女性的彭麗媛來說,可以說是:一入宮門深似海。

知行不一的婚姻 彭麗媛的理想幻滅與體制決裂

彭麗媛與習近平裂痕的起點,或許就藏在「不同道」的生活方式與人生價值觀中。彭麗媛多年來主張藝術應該表達真善美,她曾參與多場公益活動,關心婦女與兒童教育,對李克強倡導的「人民福祉」路線頗有共鳴。而習近平則逐步走向個人崇拜與集權的極端,對異見零容忍,對內控言、對外對抗,日益背離她的精神世界。

多年來,她忍辱負重,表面上風光無限,內心卻早已千瘡百孔。當習近平越來越陷入權力的瘋狂與極端統治時,作為枕邊人的她,其實比誰都清楚這條路通向的是什麼,甚至完全超出她的想像。等她明白了這一點時,已經是無法脫身了,直到如今,習近平大權旁落,她才終於鼓起勇氣走出去。

彭麗媛若她沒有踏入這場權力遊戲,或許會是中國音樂教育的旗幟人物,是國際舞台上的文化大使,是一位自由而有思想的知性女性。她本可以過上屬於自己、純粹的藝術人生,擁有真正的幸福與寧靜,而不是困在中南海金碧輝煌的高牆之中,過著知行不一、日復一日的虛偽生活。

分道揚鑣 信仰 理念與人格的裂痕

有一句話說:知夫莫若妻。彭麗媛在寫給李克強遺孀程虹的信中說:「如果他覺得克強是威脅,他是能做得出這種事的,但他不會告訴任何人,連我也不會。」這番話不僅透露出對習近平性格的深刻洞察,也傳遞出一種極度的寒心與疏離。

她還引用了李克強的話:「人在做,天在看。」這是一次情感與價值觀的公開站隊。這句話在當前的中國政治語境中,簡直就是對習近平政治風格的一記警鐘。她與李克強、程虹這樣的知識份子之間,反而有著更多的共鳴,而與自己的丈夫則日益疏離,因為「不是同心之人」。

她也許無數次地問過自己:「如果人生能重來,我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

彭麗媛,是這個體制的受益者,也是犧牲者;她曾站上權力巔峰,也終究成為權力的棄子。當她最終選擇離開時,留下的不是驚嘆,而是深沉的悲涼:在這個體制之下,哪怕你是「國母」,哪怕你曾經風光無限,只要失去了利用價值,就會被遺忘、被監控、被噤聲。

這不只是彭麗媛一個人的悲劇,而是整個極權政體對人性最殘酷的審判。

國母的沉淪 是體制崩壞的預兆

當她的自由需要以離婚為代價換取,那麼這個體制的恐懼與危機就已經不言而喻。彭麗媛的沉默與逃離,猶如冰山一角,揭示的是中共權力高層內部正在進行的深刻裂變與瓦解。

她的「退出」,不只是個人的決定,也是一種歷史的信號:中共末日正在逼近。

歷經中共「假、惡、鬥」滄桑的彭麗媛,歷經理想幻滅的彭麗媛。還會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嗎?當初錯誤的選擇,還會有重新選擇的機會嗎?當初彭麗媛的一念之差,就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今天的結局。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而在天堂和地獄之間,就看每個人的選擇了。彭麗媛的被清醒是一面鏡子,不管是體制內高官還是作為韭菜的大多數,難道還在夢鄉中期待中共的醒悟和改變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